寄托天下
楼主: ym7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大家要去香港这种民粹聚集的地方学人文社科? [复制链接]

Rank: 5Rank: 5

声望
26
寄托币
1449
注册时间
2013-3-5
精华
0
帖子
485
16
发表于 2015-2-14 11:26:22 |只看该作者
sammyhu 发表于 2015-2-14 11:13
我一直不支持去香港读书,如果是为了申请美国的更高学位,美国大学很看重中国大陆的名校学位,起码在我的领 ...


“大陆的东西虽然粗糙,但是颇有批判精神,未来能对西方学术进行反思的恐怕还是要靠大陆学界。“

呵呵,这就是习大和马英九的本质区别, 虽然现在搞得有点偏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525
寄托币
14432
注册时间
2006-10-8
精华
0
帖子
4489

荣誉版主

17
发表于 2015-2-14 11:40:33 |只看该作者
halo4587 发表于 2015-2-13 20:26
“大陆的东西虽然粗糙,但是颇有批判精神,未来能对西方学术进行反思的恐怕还是要靠大陆学界。“

呵 ...

一个是帝国另外一个是海岛 没有可比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60
寄托币
649
注册时间
2015-2-13
精华
0
帖子
93
18
发表于 2015-2-14 12:03:01 |只看该作者
天然礦泉水 发表于 2015-2-11 13:37
我是台灣人,沒在香港讀過書,但說說我們學校也就是我身邊的學術跟社會氛圍

台灣算是受美國思想影響比較 ...
例如我學的領域會討論到廢除死刑,我目前實習的組織也有處理到死刑存廢的問題,但如果在網路上主張廢除死刑的觀點,大多數網民不會去細讀或是深思你的思想,而是會一面倒的在下面留些,類似「這麼喜歡廢死就讓你們的家人被殺殺看再來原諒兇手」之類的話,總之是激不起討論的

有一次意外上天涯,根本被嚇到……感覺太多都是和PTT上一樣只會噴的鄉民。
太陽花的時候很多平時明顯沒在關心政治的學生,像是爲了打卡一樣湧向立法院。那一刻我只感到深深的擔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在港大看到民主墻上一些文字,太多以個體意識形態先入為主,排斥與質疑大陸的一切。
如果跳脫前沿領域廣泛來看,我想港台的學術研究吸引人的地方,除了綜合較為相似的社會生活環境及留學便利的考量,可能就在於受意識形態束縛的是個體思維,而不是學園本身吧。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卻不失為給自己換一個角度的嘗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87
寄托币
1278
注册时间
2013-7-18
精华
1
帖子
301

分享之阳

19
发表于 2015-2-14 13:17: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vXiaowei2014 于 2015-2-14 13:30 编辑

对民主制度最有力的反思往往源于民主制度本身。非常不看好大陆沿着目前的路径能够产生撼动西方思想体系的贡献。
已有 1 人评分声望 收起 理由
ChillZ_Z + 2 赞一个

总评分: 声望 + 2   查看全部投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50
寄托币
344
注册时间
2014-12-9
精华
0
帖子
76
20
发表于 2015-2-14 13:20:50 |只看该作者
sammyhu 发表于 2015-2-14 11:13
我一直不支持去香港读书,如果是为了申请美国的更高学位,美国大学很看重中国大陆的名校学位,起码在我的领 ...

"大陆学生往往能跳出西方学术的束缚,从更高的境界提出他种途径。"

虽然多数港台学生被束缚是事实,但上面这个真没看出来,多数大陆学生同样被束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50
寄托币
268
注册时间
2014-4-5
精华
0
帖子
57

2015 US-applicant

21
发表于 2015-2-14 21:32:48 |只看该作者
我当时去港大 也看到了那些墙...反正我是没想过申香港的学校= =
虽然我是申请美国的学校,不过美国的学风有多开放我倒是也持保留态度
PS:不知道“大陆学生往往能跳出西方学术的束缚”这一观点是如何得出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64
寄托币
1847
注册时间
2005-9-3
精华
0
帖子
241
22
发表于 2015-2-15 22:12:13 |只看该作者
lid29 发表于 2015-2-14 13:20
"大陆学生往往能跳出西方学术的束缚,从更高的境界提出他种途径。"

虽然多数港台学生被束缚是事实,但 ...

可能应该换成大陆学人,而不是学生。我的叙述不清,指的不是乌泱乌泱的小留,或者是如过江之鲫一般的会计金融硕士生,而是极少数的人文社科博士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64
寄托币
1847
注册时间
2005-9-3
精华
0
帖子
241
23
发表于 2015-2-15 22:14:38 |只看该作者
LvXiaowei2014 发表于 2015-2-14 13:17
对民主制度最有力的反思往往源于民主制度本身。非常不看好大陆沿着目前的路径能够产生撼动西方思想体系的贡 ...

这就属于立场问题了,立场问题是很难辩论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730
寄托币
8629
注册时间
2014-3-6
精华
0
帖子
4545

Economist 商学院

24
发表于 2015-2-15 22:49: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15 22:53 编辑

1. 香港從來是個講求速食, 現實, 搞的是地產金融; 搞科研的機會不多, 搞人文社科也不是理想的地點, 文史哲被稱為"乞食科"也不是第一天的事......

2. for example, 搞政治研究的, 是一個小圈子, 用大眾發言的民主牆來參照, 就等同用整個大學的平均(say mathematics)水平, 來說該校的數學研究水平/氣氛不行.

3. 當然, 這樣的氣氛, 是有影響的. 不過作為一個政治學的學者, 其本質是(有一點抽離)研究事情的原因和本質, 而之後才是對xyz的批判. 前者普羅大眾根本不會想, 後者才是你在民主牆上見到的. 不只香港, 到處皆是, 關鍵是心態何以自處, 和看前者會不會/如何/多少被前者所影響.

4. 後面有人居然用中国來比較就更好笑了. 無疑氣氛不對, 該人會有壓力, 但在港台, 暫時未至於會因為言論而被公權力所壓制, 而在中国是怎樣就不用說了. 看你只能夠用"25年前的那个事情"而不能明言是甚麼事情, 就明白了.
已有 2 人评分声望 收起 理由
ChillZ_Z + 2 不能更认同
+ 6 不能更认同

总评分: 声望 + 8   查看全部投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21
寄托币
933
注册时间
2012-3-2
精华
0
帖子
124
25
发表于 2015-2-15 23:33:16 |只看该作者
可能学科间有差别,传媒专业就比较开放。教授们做的研究也是很国际化,多元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87
寄托币
1278
注册时间
2013-7-18
精华
1
帖子
301

分享之阳

26
发表于 2015-2-16 03:22:01 |只看该作者
sammyhu 发表于 2015-2-15 22:14
这就属于立场问题了,立场问题是很难辩论的。


前半句话是可以用来检测的假设。后半部分是我根据历史的个例检测假设得出的结论。
一个能够有说服力的立场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之上的,而且必然是经得起质疑和讨论的。

这个问题确实是没什么好辩论的因为没有太好的反例来否认这个假设。马克思,梭罗,葛兰西,罗尔斯,乔姆斯基,这些伟大的异议者最伟大的思想闪光无一例外是在(当时)世界上气氛最为开放的国家孕育而生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525
寄托币
14432
注册时间
2006-10-8
精华
0
帖子
4489

荣誉版主

27
发表于 2015-2-16 03:56:24 |只看该作者
sammyhu 发表于 2015-2-15 07:12
可能应该换成大陆学人,而不是学生。我的叙述不清,指的不是乌泱乌泱的小留,或者是如过江之鲫一般的会计 ...

还要很长一段时间 恐怕 审慎乐观
历史我们无法掌控 一切随缘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525
寄托币
14432
注册时间
2006-10-8
精华
0
帖子
4489

荣誉版主

28
发表于 2015-2-16 03:57:01 |只看该作者
LvXiaowei2014 发表于 2015-2-15 12:22
前半句话是可以用来检测的假设。后半部分是我根据历史的个例检测假设得出的结论。
一个能够有说服力的 ...

主客分不开

文化传统不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730
寄托币
8629
注册时间
2014-3-6
精华
0
帖子
4545

Economist 商学院

29
发表于 2015-2-16 04:10: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16 04:19 编辑
arcyoung 发表于 2015-2-16 03:57
主客分不开

文化传统不一样


就算你換個sample, 用中國歷史上的data去看, 結論也相似.

春秋之際, 百家爭嗚, 因其國家眾多, 此處不留爺, 自有留爺處.
漢唐盛世, 也是開放之時.
宋代對文人極優.
反觀元清之際, 要不鄙視文人, 要不就是文字獄橫行, 此時此際自然故步自封

數一數中國古哲多於何時, 再與之相比, 結論也是一樣.



另, 這個也無須分請因果 (直觀地當然是認為環境影響人物)
不須casual relationship, prove到有correlation就已經足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525
寄托币
14432
注册时间
2006-10-8
精华
0
帖子
4489

荣誉版主

30
发表于 2015-2-16 04:23:07 |只看该作者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5 13:10
就算你換個sample, 用中國歷史上的data去看, 結論也相似.

春秋之際, 百家爭嗚, 因其國家眾多, 此處不 ...

:lol

使用道具 举报

RE: 为什么大家要去香港这种民粹聚集的地方学人文社科?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为什么大家要去香港这种民粹聚集的地方学人文社科?
https://bbs.gter.net/thread-1803411-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