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13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学] 好久没来,冷清了许多 [复制链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45
注册时间
2001-2-26
精华
1
帖子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8-4 18:45: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glamorousky 于 2010-5-23 19:58 编辑

转个帖子热闹一下。
NGO在环保领域内的发展及作用(学术论文)
NGO在环保领域内的发展及作用
The development and effects of NGOs in the fiel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王名 佟磊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 北京 100084)
摘要:
NGO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独立的民间组织。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NGO在环境保护领域内开展着多种多样活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NGO在环境保护领域内的发展及其作用;分析了发挥环保NGO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并为促进环保NGO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字:
环保NGO、环境保护、NGO

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经济体制从一元化的计划经济向多元化的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垄断社会公益资源配置的格局开始瓦解。政府从一部分社会领域的逐步退出形成了NGO产生和发展的体制基础。同时,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但政府对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政策显得苍白无力。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政府在环境政策上倾向于动员民间力量和公众参与,另一方面一些关心环境的有识之士自发地组织起来致力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治理,于是,环保NGO在中华大地上涌现出来。
一、NGO的定义及其特征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独立的民间组织。NGO有三个基本属性,即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志愿公益性。
非营利性是NGO的第一个基本属性,是区别于企业的根本属性。NGO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实现整个社会或者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利益;NGO不能进行利润的分配,而只能用于组织所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及自身发展;NGO不能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
非政府性是NGO的第二个基本属性,是区别于政府的根本属性。NGO有独立自主的判断、决策和行为的机制和能力,是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NGO通过横向的网络联系与坚实的民众基础动员社会资源,形成自下而上的民间社会组织;NGO采用各种竞争性手段获得各种社会资源,并提供竞争性的公共物品。
志愿公益性是NGO最具特征的一个属性。志愿者和社会捐赠是NGO的主要社会资源;NGO使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物品,其运作过程和开展的活动要向社会公开,保持透明,并接受社会监督;NGO提供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公益性公共物品和互益性公共物品。
1990年至199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赛拉蒙(Lester M.Salamon)教授主持了囊括41个国家的非营利部门国际比较项目。分析发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里,都存在一个由NGO组成的庞大的非营利部门。这个部门的平均规模是:占各国GDP的4.6%,占非农就业人口的5%,相当于公共部门就业人口的27%。
数目庞大的NGO对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NGO能够通过社会捐助,动员社会资源参与社会发展,有助于弥补政府用于社会发展方面的资源不足。其次,NGO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潜力,能够开拓大量就业机会。第三,NGO增加了资源运用的透明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较好地避免了贪污和浪费。第四,NGO能够推动社会关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资金与人力相对薄弱的部门,以及弱势群体。第五,NGO有利于扩大社会公平,缩小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贫富悬殊。
二、NGO在环保领域里的发展
二十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事件等“公害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寂静的春天》一书成功地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提出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观点。而后,在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反污染、反公害的“环境运动”。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举行的“地球日”游行活动,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环境保护方面的群众运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期间举办的NGO论坛共有1000多人参加,这次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但这次会议后,全球的环境恶化趋势仍然有增无减。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在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引发了新一轮世界环境问题的讨论。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期间举办的NGO论坛共有165国的17000人注册、3万多人参会。会议签署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和公约,这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2002年8月,联合国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共有来自130多个国家的NGO代表5万人参会。环保NGO在国际的环境保护领域里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环保事业最令人瞩目的变化之一,就是环保NGO的兴起。一些由民间人士自发组织起来的环保NGO,在推动公民环保参与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富有影响力的成绩。特别是2002年8月,由14名民间环保NGO代表组成的中国民间代表队第一次参加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环保NGO在组织形式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分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从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领域、资金来源和法律形式等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从活动内容上可以分为政策建议型、研究型、中介型、活动型、服务型、混合型;
从组织形式上可以分为地方单体型、联合型(松散型和紧密型)、加盟型;
从活动领域上可以分为社区活动型、地方活动型、全国活动型、跨国活动型、全球活动动型;
从资金来源上可以分为自立型、基金依存型、团体依存型、政府依存型。
三、NGO在环保领域里的作用
NGO依据自身特点在环境保护领域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得到了公众的响应和支持,唤起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它们的努力下,公众开始关注环境、重视环境和保护环境。环保NGO开展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展环保知识、环境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环保NGO通过出版书籍、印刷资料、举办讲座、组织培训和新闻媒体等各种方式开展环保的宣教活动。1991年,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下,创建了国际环境与发展高级培训项目(Leadership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简称LEAD),即现在的LEAD国际环境与发展学院。LEAD总部设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通过其13个国家和地区项目在全球开展环境与发展领导艺术的培训。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以因特网为活动阵地的网络环保NGO诞生了。它们利用互联网广阔的资源空间,搭建起交流信息、共享资源、聚集力量的平台,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环境破坏给我们带来的灾害。
第二,推动环境保护领域的公共参与活动。一方面,环保NGO通过定期组织植树、观鸟等活动让公众走近自然,了解自然,从而激发他们的环保热情;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公众参与绿色社区建设、垃圾分类等活动,鼓励人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第三,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各种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开展项目。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在减少野生动物交易,救助陷于危机中的动物和动物栖息地保护三个领域开展项目。
第四,开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专项活动。很多环保NGO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包括植树绿化、水质净化、大气污染的控制和处理、沙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社区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等。
第五,开展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由一批学会、研究会等科研机构在开展这方面的活动。它们集中了一大批学术领域的权威和精英,通过开展相关学科和技术的研究及其开发和应用,积极推动环境保护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第六,对环境保护项目进行资助。一批热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NGO以及中国有关环保的基金会参与这方面的活动,包括为环境保护活动提供资源、设备、技术等方面的资助或援助。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就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内开展业务。
第七,环境保护产品的推广以及业界联合等活动。由一批活跃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商会、行业协会开展这方面的活动,包括推动环保产品的研制、生产、流通、消费等活动。如无氟电器、再生纸制品等产品已经广为流通。
第八,参与制定环保公共政策。2001年9月起,美国环保协会(Environmental Defense)在中国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截至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九,对环境污染受害者进行援助。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发展和环境公害的产生,污染受害者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受到了关注。环保NGO为污染受害者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另外,还通过动员社会资源,以募捐、义卖等形式为污染受害者提供援助。
第十,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环保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开展交流活动,在2002年10月举办的GEF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有40多家环保NGO参加了中国非政府组织研讨会。此外,许多环保NGO都在以各种形式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一方面积极争取来自国际社会的信息、资金、设备、技术等支持,另一方面派出人员参与有关培训。
此外,环保NGO还开展环境质量影响的认证与评价业务,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在我国,环保NGO开展的各种活动,对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缓解伴随经济发展而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政府对公益事业的直接投入的减少,环境保护的重担必将由环保NGO来承担。因此,环保NGO发挥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状况。
四、环保NGO发展的必要条件
环保NGO的发展首先需要有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为了能对NGO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调控,最大限度地避免与政府目标不一致的NGO成立,我国政府确立了NGO的登记注册管理及日常性管理实行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体制,即双重管理体制 。此外,分级管理原则和非竞争性原则也是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制度上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则。这种管理体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具有合法地位的环保NGO的成立,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将成为制约中国环保NGO发展的因素。
其次需要有良好的公众参与和必要的社会资源。没有广泛的公众参与,环保NGO就失去了立足之本,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环保NGO需要有广阔的信息来源,争取各种形式的资助和开展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合法经营性活动,使组织本身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第三,需要与政府的互信与合作。当政府不能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时,NGO以志愿公益为宗旨,以受益者的需要为导向,实现公益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是对政府职能的有效补充。同时,NGO通过与政府的合作,能够积极推动环保领域内的公共参与和吸纳更多的资源,从而提高公益活动的效果。
第四,需要NGO的自律和健康的能力建设。环保NGO应该健全财务制度、项目制度、监督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化自律;通过引进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活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扩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需要建立在公开和透明基础上的社会监督。环保NGO利用公益资源开展公益活动,因此,有义务向社会公开其财务状况和组织情况。并且通过问责、评估、参与、自律、互律等形式对环保NGO进行有效的监督。
五、政策建议
NGO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弥补了政府和企业这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对环境保护领域等公益事业将逐步退出,发挥环保NGO的作用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推动环保NGO的发展,同时通过有效的监督体制对NGO进行监管。
(1)加强法律政策环境的建设
制定和出台中国NGO基本法。虽然制定基本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拿出一个真正有约束力的法律框架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有必要首先提出来。
建立相对独立和有职有权的NGO管理体制。由于NGO的规模庞大,其登记管理工作相当复杂,因此,NGO的管理部门需要得到更多的政府资源和更强的资源协调能力,NGO的管理要求已经超越了民政部管理的职责范围。
变“限制型管理”为“监督和服务型管理”。现存的法律框架虽然说是对NGO进行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但实际上是一种“限制型管理”,特别是入口管理,这对于民间组织的管理是不利的,因此,应转变为“监督和服务型管理”,即政府一方面发挥服务的作用,积极地为NGO提供各种服务,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合理、有效的机制来监督NGO开展的日常活动。
实行非营利财务制度和公开的社会监督。不能用政府和企业的审计监督办法监督NGO的根本原因在于NGO的产权基础不同于政府和企业。因此有必要制订NGO财务制度,使定期公开民间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组织运作情况义务化、法律化。同时,建立一个在公民社会和对公民权的理解基础之上,在问责、评估、参与、自律、互律的框架下的社会监督体系。
(2)政府应加强对NGO的辅导和支持
政府有义务帮助民间组织进行能力建设。现阶段中国的GO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以往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培训等形式将专业化的能力转移给NGO。
通过优惠税制激励非营利的社会公益事业。NGO接收社会捐赠开展公益事业,获得的捐赠和其它合法收入应享受减免税待遇;同时,捐赠者本身也应享受减免税待遇。这样才能提高人们投身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建立以政府采购为中心的政府支持体系。在竞争的条件下,政府向NGO提供资源支持,由NGO来完成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同时,政府对NGO提供的公共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估。这样可以公开、透明、合理地利用政府资源,提高政府资源的利用效率。
理顺就业渠道,推行非营利社会保障制度。NGO的发展,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NGO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因此在NGO中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迫不及待。
(3)推动环境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
鼓励和大力推动环境保护领域的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是具有志愿精神的实践者,是环保NGO中重要的人力资源。鼓励和推动志愿者活动,能够极大地推动中国环保NGO的发展。
实行环境保护的公众监督和听证制度。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公众有权对环境进行监督,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采取听证制度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
建立政府相关部门和环保NGO之间定期对话的环保咨商制度。环保NGO具有广阔的信息渠道,可以获得大量的环保信息,因此,环保NGO应获得向有关部门提交提案和在相关会议上发言的资格。
鼓励环保NGO参与联合国体系,推动其参与国际决策。通过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可以吸纳相当规模的国际资源用于中国的环境保护,同时,可以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国际社会以环保为借口制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政策。
参考文献:
1 王名.非营利组织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名 刘国翰 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 陈金罗.社团立法和社团管理.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4 黄浩明.国际民间组织合作实物和管理.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5 孙立平等.动员与参与.浙江.浙江人们出版社.1999
6 王绍光.多元与统一.浙江.浙江人们出版社.1999
7 周志忍 陈庆云.自律与他律.浙江.浙江人们出版社.1999
8 王名.中国NG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2000
9 王名.中国NGO研究2001-以个案为中心.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2001
10 洪大用.转变与延续:中国民间环保团体的转型.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11 赵霏.绿色的动员力量.现代传播.2001第6期
12 曲格平.环境保护知识读本.网络版
13 世界环境大事记.http://www.oursci.org/magazine/spring/02s0104.htm
14 康晓光.权利的转移.浙江.浙江人们出版社.1999
15 GVB.2000a.走近地球村-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简介(内部)
16 GVB.2000b.http://www.gvbchina.org/Chinese/htm
17 梁从诫.自然之友五年回顾.1999年第4期
18 苏力.规制与发展.浙江.浙江人们出版社.1999
19 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浙江人们出版社.1999
If you work hard enough, and if you take advantage of opportunities and never give up, you will find a way.
回应
0

使用道具 举报

RE: 好久没来,冷清了许多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好久没来,冷清了许多
https://bbs.gter.net/thread-129431-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