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27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约克十日 ZT [复制链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声望
6
寄托币
55110
注册时间
2001-9-3
精华
212
帖子
419

Aries白羊座 荣誉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9-5 05:46: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约克十日  

Tigtag滴答出国资讯论坛


jack_c


  ID: 1193143  posted 9/1/2002 9:32:54 AM                 


--------------------------------------------------------------------------------


屈指算起,来到约克已经刚满十天了,也是时候写点东西以餮各位了。由于我至今未能在学校的电脑上安装五笔,所以只好先在手提电脑上写好再拷上来发表,时间上可以迟了一些。

一、从伦敦到约克

由于停机坪过于繁忙的缘故,飞机在伦敦的上天盘旋了好几个圈才慢慢降落到希斯鲁机场,使我有幸以居高临下的姿势俯瞰了泰晤士河两岸的美景。尤其明显的是千禧眼,在古朴的两岸建筑中分外引入注意,我在想什么时候到了伦敦一点得上去坐一次,不过一想到英国的物价,就不敢再有过多的狂想,毕竟自己与大多数来英国的中国学生不同,我没有能力过上太奢侈的生活。

下机推着行李走过了长长的通道就进入移民局(Immigration),随便说说,我觉得这个字眼译为入境大堂好一些,毕竟英国还没准备让我移民的,对不对?大概等了半个小时让我轮上了一为年轻的白人入境官员,几句简单的答问后就让我到了Health Control逞交在国内已经办好的国际健康证明,然后从七号counter顺利入境。过程一点儿也不复杂,我甚至从未被要求过出示录取信等文件,所要求的只是护照与入境卡。在入境大堂等待的时候,我最不解的是,入境官员中几乎有一半是印巴族裔的,不是说英国不是移民国家吗?怎么那么多南亚人来当入境官??

因为时间尚早,我选择了去Central Bus Station坐Coach。很多人说坐火车会快一些,但我觉得那是有钱人的选择,要么就是时间上不允许时不得己的选择,因为坐火车好像要70镑,但坐长途车只用26.25镑(必须先用9镑办一张young person card),差价太大了。记得一位前辈说坐长途车可以看看英国的各地景色,这相信是穷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因为一则沿途的景色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二则坐了一夜的飞机,累都累死了,还那睁得开眼睛看风景呢?

不过英国的确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国家,起码沿途所见很能support这一点。我是坐早上九时的从Heathrow到Bradford的车,在Leeds的汽车站下车,到25号位转乘往约克的汽车。大家请注意,不必按照车票上的时间上车,如果你在列斯发现有车马上可以开去,就大胆地上前问“车长”(captain,跟香港一样,英国管大巴司机叫“车长”)这车自己是否可以上。于是我在预计时间早了四十五钟到达约克火车站,看了看表,下午三点十分。

到了约克火车站,本来还想找Fleetway的taxi,因为据讲给约大的学生打折,但找不到,就随便找了一辆,告诉司机宿舍所在的college,司机一直把我们送到reception前面,打表,一共5.5镑,我是跟另一位在网上认识的朋友一齐来的,一路上大家互相照应,这一程的士钱还share了,一人也就是相当于港币30元左右,还行。

二、宁静的希堂

在reception处拿到钥匙,然后把行李搬上宿舍,打开宿舍门,最让我兴奋的并不是这里的宽敞和明媚的阳光,而是宿舍外那醉人的景色。和我宿舍正对着的就是约大校园中最棒的古迹“希堂”,Heslington Hall,我暂且这样给它取一个中文名吧。以前学过一点建筑美术,看其建筑风格,应该是十六世纪左右建成的,想是古时候英国的达官贵人才可以有资格入住吧,common们该是连走近的权利都没有,但现在,它就这样静静伫立在我的面前,是那样的宁静,那样的和谒,加上夕阳的辉映,显示出一种古朴的美。

走到希堂前,是一片青翠的绿和一个喷水池-----原来这里还只是希堂的后院!绕到前面才见识了希堂的真面目,一座在西向东的宫殿式建筑物。几百年前它大概是英格兰贵族商议如何算计苏格兰的场所吧,现在成了约大的财务处,在想着如何算计我们这是国际学生?在其西侧的The Quiet Place旁还有一根像是门栏似的石柱和几棵参天老树枯死后剩下的树干。这就像是南京的古道,不知这根石柱会否比希堂历史还长,甚至见证过华莱士的苏格兰义军攻陷约克郡?

三、吃在约克、悭俭由人

幻想完了,也就差不多到晚饭时间了,去学校里的超市Cost Cutter买了一包面、几个西红柿和鸡蛋,随随便便地就对付了过去。一算,人均要60P,也就是港币7元,我已经是不敢在超市里买肉的了,还是这么贵,以后真的要精打细算。

在其后几天里,我仔细地比较了学校里外三间超市的价格,发现其实吃在约克,还是悭俭由人的,贵有贵吃,平有平吃,现在说一说。

在北约克警局随便有两间连在一起的超市:ICELAND和ALDI,前者是我们常见的那类超市,像百佳、惠康什么的,价格稍微比Cost Cutter平一点,但所谓小数怕长计,一但一次过买下整一周的食品,就省下很多了。所有第一次去ICELAND的朋友请记住,这里凡是白色价目牌的商品都是超值的,如果合适,不妨多买,其它如果是黄色牌的就基本上是比校内超市要便宜的,如果是一般商品,就得比较过才知道。ALDI是那类我们叫“货仓超市”的东西,里面的特价品往往是红色牌子的,但其实里面大部分的东西都很便宜,唯一的问题是顾客要自备购物袋-----要不成本怎么降下去?不过这也符合环保要求,我赞成。

以下是我在ICELAND和ALDI中觉得比较便宜而又适合中国学生的东西。ICELAND,白色特价的米,1KG要59P;特价浓缩橙汁,1瓶23P;特价消化饼,1包500克35P;淘大老抽一瓶75P,不平但刚来要用到,只好将就着买一瓶。而在ALDI可以适合我们的更多一点,切片白面包(每天早上五、六片,可吃四天),19P,这是超超值的;sunflower牛油,可用来抹面包,35P一盒,我想可以吃三个星期到一个月左右;鸡蛋十只,65P,这是全市最低价了,我怀疑;西红柿六个装,45P,在英国很平了;生菜一个,35P,ICELAND要50P吧?还有红萝卜和马铃薯都很平,但不记得价钱了。对了,糖、盐、油和蕃茄酱都可以在ALDI买,盐要看清楚是cook salt还是table salt,后者是做好菜后下的,不够咸。

我带了电饭煲过来,所以可以自己做饭,一天三餐的总成本一直不超过二镑。早上吃几片抹了BUTTER和果酱的面包,泡点茶喝,基本上是成本可以在30P以下,甚至在10P以下。下午要上课的话就做个汤面或者意粉吃,拌点罐头肉酱和番茄酱,再烧一个菜汤,成本也就50--60P左右,晚上可以正式一点,也不会超1镑。当然,这是穷学生的吃法,也可以去各college的餐厅吃,一般嘛一顿大概要2镑左右,关于是省时间,还可以练习一下口语,不过现在的本地学生并不多,能练的都是比中国学生口语还差的日本学生,我看那就不必了吧?

四、上适应课程

我想对于大部分的中国学生而言,还是在上正式课程前上一个月左右的适应课程比较合适,因为无论我们自以为自己的英语有多好,来到后都会发现,在欧美学生的面前,甚至部分中东与非洲学生的面前,我们的听说能力都实在太差了。毕竟我们的基础教育是用中文完成的,所以我觉得这笔钱不能省。我就发现,有些中国同学的英语口语连我们中国学生都听不懂。当然,不排除有部分特牛的朋友,可以在上课前几天才来。

很多人会选择上语言课,在约大,这是740镑一个月,不含住宿费。在经济系,可以选择上经济系自己办的一个Summer Session,五周,复习微观、宏观和数理统计的课程,1000镑学费,住宿另计。不过,至今年为止,我发现大部分上这些课程的还是因为录取信中有硬性要求,像我这样自愿来上的并不多。还有部分是刚上了一天,就马上撤了,不过,只要还未交学费,一切都好说。

我自己刚刚上完第一周的Summer Session,发现并不如一些学长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尤其是上午的微观课,可以让我重新复习一次,而且还把很多名词术语,原理概念的中英文一一对上了号。当然,下午的数学课有点简单,从基本代数复起,这对于中国学生是不必要的(想来也是一些只上了一两节的中国学生据以批评它的理据所在),但是我看课程表,后面还有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的内容,我大本就没有学过计经,统计学我看了一些内容,与我们在中国学的计划经济时代那一套相去甚远,估计跟着下来的课程会越来越有必要。

我个人感觉,这个课程是把英国大本生的经济课程进行了一个高度的浓缩,所以如果来之前把相关的几本教科书看过,课程也可以不上,但不要忘记,这课程有另外一层作用,就是语言作用。周一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发现我只能听懂六、七成左右,尽管老师的英文非常标准,我主要的问题是对语言的理解速度追不上老师的话速。一周下来,我发现我已经逐渐勉强地追上了,虽然不时还不得不打断人家问一句:could you repeat?所以,尽管五周的课程必然是边际效益递减的,但边际值仍然为正。

再从成本方面分析,上一个月这类课程,只是相当我们总成本的15分之一左右;但不上的代价是第一个学期(也就两个月)必然有一大半时间浪费在适应上。此外,风险是第一个学期学不好了,其后课程的prerequisites就会有问题,有可能影响整个学年的学习。所以,我觉得这类课程上不上最好还是就着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不要人云亦云,有些朋友见了老外在那里聊天,就整天只会点头,插上一句也不会,见另外一些已经听说自如的人说退班自己就跟着退,那倒头来只能是自己吃亏。看着就替他们抹一把汗,但劝也劝过了,还是要坚持,就只能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这课有五分之二是中国人,但提出的疑问的人中却很少有中国人,不是中国学生没有问题要问,而是他们很多时候还不知道怎么表达,语言能力的局限让我们无形中成了旁观者。这种情况是在预备课程中发生好,还是在正式课程中发生好呢?答案不言而喻。

五、何处栖吾身

在得到英国的大学录取后,往往会给你寄来一份申请表,让你申请宿舍,但是光是看着地图决定去那个College住不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吗?没有经过实地考察,我们怎么知道那个College最适合自己呢?

在约大校园里,属于学校直接管辖的College主要有6个,此外,还有UPP计划的两个大型“住宅小区”:Halifax与Wentworth。通常政府的廉价屋村都叫“村”,而私人开发商的都叫“苑”,我这也里也偷用这个概念,来给几个COLLEGE改个名。Alcuin艾坚村,Goodrick古拙村,Vanbrugh云堡村,James占士村(不是占士邦),Derwent德文村,Langwith兰苇村,Halifax夏利苑与Wentworth湾和苑。对了,还有两个比较少人去的屋村,我就不提了。各位,我以下只提中文名,嘻嘻,以便记忆。

这么多选择,怎么挑呢?我想不同人有不同的标准,考虑的因素也有所不同,我列举几种比较典型的。一、主要看重住宿条件、周边景色和附近设施。二、只看重租金、越平越好。三、在条件与租金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点。这种朋友往往会综合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与某村或某苑的地理条件与配套设施,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en-suite不en-suite?当然,这也得看个人,有些人很看重卫生,那么个人独立卫生间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有一条这样的式子可以给我们算算帐,如果en-suite与非en-suite的每周差价是10镑,也就是说卫生间的租金是每天17元人民币,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标准,值还是不值就得看自己怎么衡量了。

距离与时间。我想这一点我是最concern的,因为如果住的地方离上课的地方近的话,很多费用与时间都可以节省掉。这里中午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候,如果宿舍远,那我想我就得被迫吃学校的canteen了,那样当然省时省事,但也增加了自己的成本。其次就是上网,在约大,宿舍里是不能免费上网的(这一点与所谓的top10地位实不相称!),所以村与苑里这方面设施是否完善很重要。以我所知,两个苑都有很大的机房,其它的就参差不齐,如德文村是没有computer services的,好像云堡也没有。村中比较好的是古拙吧。对了,据讲以后可以在宿舍上宽带的只有夏利苑与占士村,其它都只能贵价拨号。

我个人意见?一定不挑夏利苑,又贵又远。其它的就视乎具体情况再说啦,不能一概而论。
UA
我说人生哪,如果赏过一回痛哭淋漓的风景,写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肩,也就够了。不要收藏美、钤印美,让美随风而逝。生命最清醉的时候,是将万里长江视为一匹白绢,裂帛。(简桢)
回应
0

使用道具 举报

RE: 约克十日 ZT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约克十日 ZT
https://bbs.gter.net/thread-41905-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关闭

站长推荐

寄托私房话 | 直播!海外法律硕士还值得读吗?
揭秘留学律师回国薪资秘密! 6月6日晚19:30见!

查看 »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