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71205|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请经验] 我的申请经验总结——NUS NTU GIST, Master by coursework, EE [复制链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80
寄托币
11329
注册时间
2006-12-13
精华
5
帖子
89

Virgo处女座 荣誉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6:43: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响应版主的号召,写一下自己申请新加坡MSc的过程中的一些感触,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loveliness:

申请学校:  NUS, NTU,GIST
申请学位:  MSc
申请专业:  NUS  ---  Electrical Enineering (EE)
               NTU  ---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E)
               GIST ---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ICD)
申请结果:AD, AD, AD


申请背景:

毕业学校:华中科技大学 (HUST) 211,985
毕业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
GPA:   85.5/100
语言成绩:IELTS 6.0 (6.5, 6.0, 6.0, 6.0)
国外大学交流一年, 若干试验室的研究经历
无GRE 无PAPER 无工作经验


申请材料:

NUS的申请材料准备是在我申请的所有的项目中最麻烦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申请是paper-based这个对于大家和学校交流以及对于录取状态的查询,对于offer的处理都带来很多的不便,但是没有办法,我们也只能说是去适应啦。然后是他要求初中和高中的成绩单,这个实在实在是很无聊,很麻烦,但是最后还是找初中高中的老师搞定拉,成绩都是瞎填了一下,翻译啦一下,学校给盖上章子就okay啦。最后就是申请费很麻烦,由于不能用信用卡支付,所以在中国只能用银行转账的方法,实在是麻烦。我当时是请我新加坡的朋友帮忙交的,最后这30个新币估计我以后很难有机会换给他啦,哎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得出来,新加坡人其实也很讲感情的,不像有些白人把钱什么的看得很重很重,毕竟都是华人吗,我自己是很喜欢新加坡人的,跑题啦,汗一个)。

NTU的申请材料没有什么特别的,照着做不复杂,在申请上NTU更方面都作的相当的好,让人觉得20个新币交的挺值。还是推荐暖熙的老贴 “NTU Master by course 网申互助交流贴” ,非常非常实用的 https://bbs.gter.net/viewthre ... ;extra=&page=27  

GIST的申请也很简单,再做过NTU,NUS以后,这个是小菜啦,申请链接如下: http://www.gist.tum.de/cms/index ... id=58&Itemid=78


申请经验:

NUS: NUS提供的MSc EE专业的那个邮箱地址一般是没有人回复的,所以推荐大家联系这个地址(仅限于申请EE的学生) englimly@nus.edu.sg, 一般都是会当天回复的,如果大家对自己的陶瓷功夫有信心,可以考虑联系 Programme Manager for the MSc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ogramme:Prof Chang Che Sau (eleccs@nus.edu.sg), 我查过他老人家是做Electical Power 方向的, 反正我尝试联系几次都没有成功过, 人家都没有理过我,打过2次电话,他也不在办公室,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条可以利用的线索,以后大家慢慢去发掘吧。

NTU: 我个人认为在申请的过程中不断的保持于你所申请的program的manager联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就于我所申请的CE专业的项目负责人professor TAN Eng Leong 一直保持联系,而且他一直都给我比较正面的评价,也对我最后拿到ad起到啦一定的作用。每个项目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在NTU网页上都可以很容易的查到的。然后从申请的策略上可以采用申请多个专业的办法,因为评审感觉还是分开评审的,所以对自己条件不够自信的同学,可以才用多申请的办法。今年就有不少同学同时拿到2个甚至2个以上的ad。

GIST:没有什么好说的经验,ad来的很容易的感觉,但是不爽的是申请费50个新加坡比不少(我是直接把cash放到DHL里面根申请材料一起寄送过去的),录取以后还要交押金500,真的好贵,不爽。


NTU  NUS  GIST   EE类相关项目介绍

EE专业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申请竞争最激烈的,我觉得有必要将EE相关各个项目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因为我也没有去上过课程,所以很多东西也不一定就说得十分的准确,希望大家指正和补充.

NTU:
NTU的EEE学院给与了我们电子通信类的学生较为充分的选择空间,提供了以下的选择(这里只列出电信相关专业的项目)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E)                        我申请的这个专业,感觉难度一般
Communication Software and Network (CSE)       传说中NTU的王牌,说是很好就业的专业,建议大家申请
Computer Contral and Automation (CCA)             自控系的人选择这个当然是对口的
Microelectronics                                                应该是最好就业的专业,但是微电子今年可能录取的中国人也就2,3个人,想读微电的同学最好申请一个其它项目保底
Singal Processing  (SP)                                      这个专业的项目负责人要学生在taisha上发过这个项目的介绍,我跟他联系过,回信很快,感觉比较“饥渴”,应该不会太难申请
总体来说除去微电子以外,其他专业中国人的录取人数都应该是2位数的(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所以如果211大学,平均分80以上,有点语言成绩,就机会很大的感觉,总之大家可以大胆的投个2,3个项目,也增加录取的机率。
除去EEE学院,还想推荐一下计算机学院下面的Embedded System专业,作为片上系统 (SoC)的一个具体应用,这个专业的就业我想应该是很不错的,起码从国内从欧洲来看是挺好的,很适合EE的学生。
不得不小遗憾一下的是,虽然NTU从专业上可选择性众多,但是却没有我最钟情的电路设计专业,虽然Eebedded System可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一下大家这样的遗憾,但是如果想学anolog(包括RF), digital(偏向VLSI) 或者mix ic design的同学却只能申请GIST的ICD这个项目(下面会具体介绍)。

NUS:
NUS的EE学院与NTU的EEE学院相比,对于MSc项目采用了略微不同的招生方式,采取的是整个EE学院的大类招生,录取的学生进去以后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方向,或者不确定具体方向在整个EE范围内进行大类选课,对此我个人认为有利有避,好处是灵活性更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当时的情况(包括就业形势)来选择具体的方向,比如说一个通信背景比较强的学生如果很想学微电子,可以通过自己通信的背景被NUS录取,进去以后再多修微电子的课程,这样的安排比直接申请NTU竞争非常激烈的微电子专业可能还有来的容易一点。当然这样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缺点,课程的设置上可能没有NTU那么专,另外由于大类招生,录取的人数比NTU少不少。

GIST:
The Germ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ingapore (GIST),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个学校,应该是NTU,NUS和德国最好的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TUM)联合办学的,但是学校设在新加坡,关于这个学校有下面几点我想说一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
1 这个学校的学位是Joint Degree, 不是Double Degree, 因为这个原因,从文凭上看比TUM的单文凭还是逊色不少的, 但是我在TUM的官方网页上看到过这个项目的,所以项目的真实 性不用怀疑.在新加坡来看,我认为这个联合学位还是应该满认可的,起码可以跟NTU,NUS的单文凭差不多吧(这个还有待GIST的毕业生来确定)。
2 这个学校的学费是很贵的,起码远高于NUS,NTU的课程,每个学期是10000新币,3个学期相当于是15万人民币,加上生活费还是准备25万的比较好。至于值得不值得,那就见仁见智啦。
3 关于学习的地点,基本都是在新加坡,估计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去德国实习什么的。
4 关于奖学金,现在提供奖学金的只有 Industral Chemistry 专业,这个专业也是GIST最早建立的专业,奖学金是公司提供的,奖学金难度不知道,但是这个专业的同学不妨一试,感觉如果能够拿到奖学金去这个项目还是很不错的。 对于其他专业,校方的回答是还在跟公司谈,可能有可能没有,我就是这样被忽悠了一把才申请这个项目的(其实也是自己当时有病乱投医)。但是这个应该是要值得大家去关注的,也许来年人家把奖学金谈好啦呢,那么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机会,总之建议大家关注。
5 还是要说下只有这个合作的项目才有比较纯正的IC Design项目.
6 对于考研究生失利的同学而言,在3,4月份可能NTU,NUS都已经截至或者快截至了,而如果那个时候才开始考虑去新加坡怎么办? GIST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因为收费较高,所以项目截至也相对晚一点,录取标准我估计,只是估计,可能比NUS也稍微低一点,所以考研究生失利,手足无措的同学建议考虑。

[ 本帖最后由 tohoku 于 2007-6-8 18:20 编辑 ]
已有 8 人评分寄托币 声望 收起 理由
DavidFun + 1 谢谢分享。同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学妹想咨询 明.
Angelyrao + 1 很给力!
threehorse + 1 楼主!谢谢你啊!我所有学校都是看着你的介 ...
nationlity + 1
wdx19861106 + 2
搞笑一家人 + 2 完美的文章
helenlhh + 30 谢谢分享。赞!
暖煦 + 5 谢谢分享

总评分: 寄托币 + 35  声望 + 8   查看全部投币

回应
17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80
寄托币
11329
注册时间
2006-12-13
精华
5
帖子
89

Virgo处女座 荣誉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07-6-5 16:44:10 |只看该作者
再说MSc学位

MSc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学位,从一开始大家就对这个学位褒贬不一, 我也想再谈谈我的看法(这部分内容主观看法比较多一点,所以如果更大家观点相背,请多包涵)

首先还是要建议大家看看鱼儿的帖子 “NUS/NTU/SMU Master by coursework and research 的区别” http://bbs.gter.ce.cn/bbs/thread-536877-1-1.html,算是入门一下,对新加坡的研究生学制有个基本了解 .

然后我想从我的角度来谈谈对这个学位的看法:
首先分析一下他的一些优点:
1 开销不高,在自费的学位里面可以说是所有国家里面最低的,1年半的课程,中国学生为了省钱不少都是1年读完,1年的学费是6000新币(以后马上可能要涨到9000),加上生活费,开 销在7,8万rmb左右。学费生活费都比香港的MSc 开销要小。
2 就业机会多,工科的学生,特别是学微电子,电子通信的学生毕业后在新加坡就业基本没有问题,工资水平也不低,大概一年20万rmb左右(算上bonus),因为税收比较低,所以其实比欧洲国家税后的年薪少不了多少(西欧北欧发达国家一般税后在20--30万rmb),但是生活费却可以低不少。
3 华人社会,容易适应,发展相对容易,环境什么的也都还挺好的。这个也不光是MSc的优点,所有新加坡的学位的都拥有这个优点。同时毕业后工作1-2年可以拿到PR,这个对长远发展也是很好的。对于想移民的同学而言,可能3年之内(算上读书的时间)可以办到,这个已经是很快的啦。
4 最后算两笔时间帐:
(1) 如果以2年为一个周期来看,跟其他大多数国家的2年研究生相比,新加坡的这个MSc相当于是一个全额奖学金,因为如果一年读完,第二年工作赚到的钱其时是完全可以填补第一年的开销的。
(2) 如果以3年为一个周期来看,1年学位,2年工作经验,加上新加坡的PR
想移民澳洲,加拿大,可以说水到渠成 (澳洲的120分,加拿大的68分我都计算过,都很有机会达到,当然如果没有当地的学位移过去是否真的好也不一定,但是这个是另外一个问题啦)。
想去美国,2年工作经验加上一个硕士学位够申请一个博士全奖啦(当然这个还是需要本科条件更好一点);不读博士,拿工作2年赚的钱,去申请个好点学校的硕士半奖,机会不要太大,这样算的话前后3年拿到双硕士,还有可能是个很不错美国的硕士,国内有的学校研究生也还要读3年呢,时间上面也不亏。而且等去美国以后,身份是sg,可以避开一系列的麻烦(如H1B签证的问题)。
想回国的话,NUS,NTU的硕士加上2年工作经验,够找份不错的工作。
如果喜欢上新加坡,呆在那里又何尝不可,3年时间已经让你在当地有了一个立足和发展的基础。

虽然说有这么多优点,但是缺点也很是有的 (了解一下缺点其实同样重要)
1 必须指出的就是这个学位的先天不足,课程设置的初衷的是为给当地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一个回学校充电的机会(这个也是很多课程设置在晚上的原因,有点“函授”的意思,也得到过“夜校”的美名),可以说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人更好的去工作。正因为如此这个学位对于想读博士的同学而言,不得不的说是一个打击(也有过从MSc到本校的PHD的,但是一来这样的人凤毛麟角,二来他们本科毕业的时候就本身拥有着申请博士的资本),因为我询问过我加拿大和美国同学,他们都说北美博士对新加坡香港这种课程硕士是基本不承认的,也就是说如果直接拿这个MSc去申请博士可能起不到一个Master所谓的作用.这样的情况下较好的本科背景,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成为下一次“起跳”的必要条件。
2 我对比过NTU,NUS的MSc和欧洲比较好的工科学校 (包括德国,荷兰,北欧)的课程设置,不得不承认新加坡的授课从学东西的角度来看还是略微一些。虽然同时授课式的硕士,欧洲的课程(特别是顶尖的欧洲学校)更多的提供了去公司实习和进实验室做毕业设计的机会。比如说荷兰2年的硕士课程,整个第2年都是在公司或者学校实验室作PROJCET的,而在德国,一般都是最后的2学期,1学期去公司实习,1学期进实验室做大小2个毕业设计的。小结一些从以下3个方面来看:
--- 从实习的角度来看,欧洲由于有更多的大公司的选择,所以实习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例如DELFT的微电子的学生去飞利浦,asml, AACHEN 的通信工程的学生去西门子英飞凌甚至诺基亚),新加坡的MSc在intern上面则完全没有设置(当然这个也是新加坡能快毕业的原因)。这样世界级公司的实习经历(哪怕不是工作经历)也是很难得的。
--- 从毕业设计的角度来看,欧洲半年到一年的实验室或者公司的project还是比新加坡的MSc的毕业设计显得更加正规一些(特别是不少MSc学生为啦1年毕业,更加认为的在这上面办法进行拉一定的缩水,后面回介绍如何去做)
--- 从授课的角度来看,我倒是觉得差不太多,但总体来说,一般还是要比新加坡的MSc的一年8门课程学到的东西更多,也应该更系统些,加上后续实习和毕业设计的配合也显得更专一些。

总结一下,我认为新加坡的MSc更大的意义在于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看重的是去新加坡留学,生活,发展的机会,也看重的是长远来看作为“跳板”的一种潜力. 生活的意义也许要略大于学习的意义,但是我相信决大多说人看中的还是生活的意义吧,呵呵...(起码我是这样想的)。可以预见,在新加坡的MSc提高收费以后,招生的人数可能会进一步的增加,MSc必然会成为中国大陆学生登陆南洋的一个绝佳的手段(因为录取标准并不是绝对的高),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符合当前新加坡的国家利益的.

Program Duration:
我的了解其实仅仅限于EE专业,NUS,NTU的EE专业一般来说都是3个学期,也就是一年半的课程,其中要求是修8门课程(每学期4门),加上另外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NUS NTU都不是按照学分来收费的,而是按照学期来收费的, 所以很多学生为了能够省钱,并且早点赚钱 (这半年的一进一出,还是有些money的差额的,一学期的学费6000-9000,半年的工资,大家可以自己算一算)都选择去缩短读书的时间,来省钱。但是必须必须指出的,大家不要都盲目的去这样做,一位正在NUS EE读书的前辈曾经告诉过我,他现在正在为1年读完这个课程付出代价,因为这样的学习压力会陡然增大,在英语不太好,或者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的情况下,怎样做搞不好会适当起反,还不如踏踏实实读1.5年,以后出来赚钱机会还很多。
下面我想以NUS EE为例,说说如何一年毕业,其实很简单,就是NUS的第3学期的大毕业设计,可以被2个小毕业设计代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较低拉毕业设计的含金量),那么如果每个学期选择4门课程加上一个小的project,那么2学期就可以搞定啦。对自己的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有信心的同学推荐尝试,但是还是请慎重.

MSc毕业后的工作情况:

毕竟我才是一个申请者,所以对这个问题没有多大的发言权,但是还是请大家关注谢版主的这个帖子,从这个帖子上可以窥探出新加坡EE特别是微电子的就业形势,我就不多说,大家自己看吧。

链接如下
https://bbs.gter.net/bbs/viewthread.php?tid=601420&highlight=

内容如下:
longlixie发表于 2007-1-31 20:53  资料 短消息   
今天参加NTU校园招聘会,一点所见所想

今天去参加了NTU的校园招聘,一共来了大概70家公司, 都是很知名的跨国企业.
1.其中半导体方面大概有10多家, 微电子专业就业非常火暴, 建议大家申请.
2.所谓的master by research 和 master by coursework 完全没有区别, 在用人单位看来只有一个master的概念. 也不会问到是哪一种,工资水平也没有区别.对于不想搞科研的同学来说,即使有全额奖学金,读by resarch的也是很不划算的.
3.找工作环境和国内迥然不同, 国内是是用人单位象选牲口一样选我们,而我们还争先恐后的挤过去被当作牲口选,这里貌似找工作的人没那么多,公司也花了很大的成本,制作价格不菲的宣传材料和纪念品, 感觉很受尊重.
4.学校对招聘会投入也很大,管理很好, 制作了很详尽的地图和指南.
5.今天收到各种大小笔记本20个左右, 笔8支,其他纪念品如杯子,手机袋等若干

这个是这次招聘的公司, 以及所需专业及学位要求:
http://jobsfactory.com/ntucareer ... ntucf_positions.pdf

[ 本帖最后由 tohoku 于 2007-6-8 19:45 编辑 ]
已有 2 人评分声望 收起 理由
mintyzhou + 1 虽然,有点遥远,很好哈。
20165377 + 1 非常有用!

总评分: 声望 + 2   查看全部投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80
寄托币
11329
注册时间
2006-12-13
精华
5
帖子
89

Virgo处女座 荣誉版主

板凳
发表于 2007-6-5 16:47:11 |只看该作者
从DIY申请说开来:

什么是DIY? 这应该是个很简单大家都知道的问题。
wikipedia(维基百科)对DIY的定义如下:"Do it yourself, often referred to by the acronym "DIY," is a term used by various communities that focus on people creating things for themselves without the aid of paid professionals. "

下面我将逆序分别从"YOURSELF", "IT" 和 "DO" 3个不同的角度来谈谈我对DO IT YOURSELF的看法。

一 "YOURSELF” 的内涵
留学的全部过程,自己策划,自己完成,自己来创造自己的未来。要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永远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的利益负责,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负责。自己完成申请的过程,不仅仅是节约一点点RMB的途径,更是一个自我历练,自我提高,自我认识的过程,申请过程中的辛酸,彷徨,无助,快乐还有失望,所有的一切一切,大家都可以自己去承担,某种意义上说,也只有自己才能去承担。申请只是一个新生活的开始,对于申请的结果无论是offer,ad 亦或reject,都只是生活为你打开的另外一扇门而已,所以门外美丽的风景固然重要,但是作为申请留给大家的,更重要的还应该是开门的技巧,只有真正掌握开门技巧的人,再次走到下一扇门前,才明白如何去开启自己更加美好的未来。我想DIY的真正意义便在于此,所以我想说:Please trust yourself and give yourself a chance to create your own future !

二 "IT" 的内容
在这里,DIY中的IT当然指的是留学申请的过程,包括申请以前的专业知识的储备和英语成绩的准备,包括申请时候海量信息的查找和筛选过程,包括“选校”的过程,包括一系列的文书写作,包括评审过程中的tc,还包括出来结果以后的二次选校,当然还要包括自己对未来的设想,对于将来的设计,对于自己所追求生活的追求。大家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分析事物的能力,文书协作能力,交际能力,还有心理上抗击打的能力都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也会初步的(只是说初步,因为人的想法是会随着阅历的增加而改变的)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基本的构想。

三 如何"DO"
这个问题应该是DIY的核心,也是本质的问题。下面我针对这个问题,谈一谈我自己再申请过程中的一些小的tips.
1 要相信自己,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申请,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个是DIY的前提!
2 要吃透对方的官方网页,对方官方网页上的信息往往是最准确的,通过上面的信息还可以进一步的推断分析,努力获得最大的信息量。注意官方网页上你要读的项目的项目安排和课程介绍,在写自己的材料的时候主意要结合项目的要求和安排来谈,这样才能切合对方招人的标准.
3 要多来GTER的新加坡版(帮暖熙打广告哦,哈哈哈),taisha的亚洲版面等大的出国论坛。看的时候首先要关注精华贴和一些置顶的帖子,包含许多大家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有很多最基本的入门帖,可以帮助你迅速达到一定的“professional”水平。另外一个要强烈提醒大家关注的就是老贴,要善于利用GTER的搜索功能,可以解决许多许多的疑惑,因为很多问题都是前人讨论过拉的。
4 要多跟前辈联系。特别要注意的是要保持自己在所申请的学校,所申请的项目中,至少要认识一个在那里读的前辈。
这个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的方面:
a) 可以帮助你评估自己是否有机会被这个项目录取,至少可以让你知道你是否拥有冲一冲的机会,因为只要你认识一个在读的前辈,他就可以通过对你和他其他在读同学的背景比较,来判断你一个最基本的几率(当然这个只是判断,不一定准确),但是一旦你发现自己有机会,自己又很喜欢这个项目,就一定大胆的投,只有投啦才有可能!
b) 可以从“底层”(这个是跟通过官方网页的“正面”了解相对的)去了解这个项目的教育教学情况,以及毕业以后的出路情况,这样的了解是很必要的,也是很有价值的。
c) 可以对提前建立一些人脉,只有诚心待人,是一定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的。提前认识的这些朋友,会对你今后过去留学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方便和帮助.
那么如何去认识前辈呢,我也提出下面几个方法(当然方法很多,只要大家能找到自己的办法就okay啦)
a) 还是那句话,多利用BBS的资源,多跟版主联系(我还是要说我相信暖熙会是一个很好的版主)。多看看老帖子,通过老帖子,你可以找到在你想去的学校的前辈的ID,有些人是直接留下拉自己的联系方式的,如果没有留下的,注意搜索一下他发过的帖子,看看是否里面留下拉联系方式,最后实在不行,还可以跟他站内留言,如果他看到,应该是愿意自己这个项目的学弟学妹的。
b) 如果出身的学校的还可以,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一个是学校的BBS(比如我们华工的白云黄鹤就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一个是可以通过你想去的学校的相关专业方向的研究组的官方网页,是可以找到你们学校在那边读PHD的学长和学姐的,我就曾经在NTU的一个通信组看到过3个HUST的学生,最后一个学姐很详细很详细地回答过我当时关心的问题。
5 要多跟和自己一起申请的战友互通信息,这个也很重要,只有信息共享,才能更好地做到对目标学校的了解
6 一定一定要注意多跟目标学校目标项目的小米和项目负责的教授联系。跟小米联系的目的是解决很多申请中遇到的细节问题,核实自己的申请进度,同时探听一些最新的信息。跟项目负责人的联系更多的近似于tc的性质,要多些的全面的介绍自己,突出自己的优势(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反映自己对项目的热情,因为不少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权力很大,虽然不是一个人说啦算,但是他的主观的判断还是对你的申请结果有不小的影响。关于如何联系NTU NUS EE相关项目的负责人,我在前面的申请技巧中提到过.
7 自己的申请文书,一定要自己好好的构思,只有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要写出自己的特色,要结合项目的要求来写,要学会揣摩对方项目的要求,来总结自己的优势去“迎合”对方的需求。这个过程是艰苦的,繁琐的,大家一定要坚持,写出来的东西要反复的修改。
8 对于自己与别人的交流方式,不要仅仅局限于QQ上,因为很多在国外的前辈们都不方便或者不愿意使用QQ,所以拥有一个MSN,GMAIL是非常非常必要的,如果在校园网内不方便实用QQ,可以考虑用Yahoo通,也可以跟MSN上的人直接通话。 注册一个SKYPE账号,然后用SKYPE中的skypeout功能可以跟国外的朋友和教授联系,这个应该是国际长途里面最便宜的,可以采用Credit Card或者在淘宝网上买点卡的方式冲值,都不是很麻烦的。
9 要灵活使用google搜索,就直接用英文的google搜索比较好。举一个应用的例子,如果你想查找瑞典大学的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的硕士项目,那么你可以利用google 的advance search 功能,首先在google 中输入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然后在Advance Search 中的Domain 选项中输入“.se”,最后把页面的显示更改为“English”这样就okay啦,一般就可以得到你需要的结果啦。
10 作为DIY的同学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的申请,事实上,世界上跟NUS,NTU一个级别的学校很多很多,他们和新加坡相比可以说有优有劣,可以说看你看中的东西是什么,然后再来看你该如何抉择。
下面我简单的列出一些根NUS NTU的MSc学校实力相当或者更好申请难度大体相当的国家的英语授课项目(由于这个是新加坡版,所以只简单的提到,更多的信息还是靠大家利用我上面说的手段去自己发掘吧)
按地区来一一说吧
西欧发达国家: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EE相关方向有 MSCE(这个项目最好GPA有85左右申请比较有把握),计算科学工程CSE和微波工程项目;亚琛工业大学有CE,Informatics,EPE等项目;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ICE,EPE项目;卡尔斯鲁乐大学的EE项目,斯图加特大学的信息技术,还有汉堡工业大学有不少EE的相关项目。以上是几个最好的学校的情况,平均分80往上走,211大学的同学都机会很大很大。德国学校一般受的学费很少,所以2年的开销也不是很大。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洛桑联邦理工,欧洲顶尖的工科学校,建议85分以上的同学考虑,都提供奖学金的机会,难度根运气很有关系
荷兰:3TU(TU Delft; TU/e; U Twent)都是很不错工科的学校,特别是DELFT的微电子,TU/e的嵌入式,光通信,等EE相关专业在荷兰一直都有很不错的就业率,不少也都去啦欧洲著名的一些公司 (如飞利浦)。荷兰的学费比较高,但是这3的学校相关专业都提供不少全奖半讲的机会,其实拿到半奖的难度也不是很大,大家完全可以尝试。
比利时: 荷兰语区的鲁汶大学(KUL)在EE方向中的微电子相关方向实力很强,他也提供2年的英语授课的EE硕士课程(但是需要5000欧一年的学费),需要单独拿出来提一下的是位于鲁汶I的MEC研究所作为欧洲半导体的中心,被公认为欧洲微电子的殿堂.
法国:N+I 项目,由于这个是法语授课的,所以麻烦一点,不符合广泛申请的思想,所以只一笔带过好啦,但是这个项目出来的工程师文凭在法国就业也不错的
北欧免学费国家:
瑞典:KTH;CTH;LUND为代表的一批学校都有大量的EE相关专业,这其中LUND和KTH的SOC; CTH的Integrated System Design; KTH,CTH还有LUND的通信工程等项目为优。这几个项目的录取难度NTU的MSc也是差不多的,有人为NTU放弃北欧,也有人为北欧放弃NTU.看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吧...
挪威:Oslo 和NTNU都有相关专业,听说挪威这几年的就业很不错,作为世界著名的高福利国家,完全应该作为一个较为重点地考虑对象。多说一句的是挪威是北欧几个国家里面移民政策最为宽松的。
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TKK的Radio Communication具有世界一流的水平,毕竟是Nokia的故乡,可以说是学通信的同学的一个好选择,只有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所以录取条件并不是很高,一般80以上希望就比较大啦。
丹麦:现在开始收费啦,但是DTU,SDU都提供EE方向的一些项目,并且有全奖学金的机会,建议85分左右的同学去尝试下奖学金的申请。
南欧留学新热点国家:
西班牙:这个国家拥有好几个欧洲乃至世界一流的经济学牛校,建议学经济的同学关注。
意大利:米兰理工,都灵理工每年都会给不少中国学生全额奖学金的机会,申请难度基本来说也就跟NTU的MSc的EE难度相当,但是全奖并且领略欧陆风情的机会还是很难得的。新兴的Trento大学也有大量的EE专业的英文授课课程,并且提供每年面学费加上4200欧元的补助机会。
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
日本: 不得不承认小日本的大学教育在亚洲是有绝对领先地位的,但是除开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2个最牛的学校以外,其他的学校都没于专门的英语授课的Master,所以不在讨论范围以内.对于东大,东工的英文课程(MEM)要求大家可以自己去查,录取和奖学金难度不好说,估计不会容易。
韩国:Kaist,Postech这2各韩国工科最好的学校,对于Master的学生采用的是入学就给全额奖学金的待遇,可以说非常不错,其教育模式跟NUS NTU的Master by research的方式很接近,应该来说还是可以学到不少东西的。只是韩国人英语很差,这个远比不上新加坡。申请难度我觉得比NUS的录取底线稍微高一点吧,也不是很难的。
香港:香港的MSc作为SG的对手,我就不多说啦,我觉得可能还稍微容易一点吧,条件差一点的同学可以投一下,保个底.
英国,澳洲等高收费MSc英联邦国家:
因为贵,所以跟新加坡没有可比性,所以没有必要多说这些地方的项目啦。但是如果有钱有实力去英国的帝国理工,UCL等牛校;如果很喜欢澳洲的居住环境(我就很喜欢)就可以考虑去澳洲,完全也是很好很好的选择。
北美大陆:
这一地区才是真正留学竞争激烈的地方,可惜我基本只是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不敢多言,大家还是去问问那些拿美国offer的大牛们吧。

小结:如果说选择新加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话,那么选择DIY无疑就是一种生活态度,请相信自己,do it yoursef !  有gter新加坡版,有一路申请的战友,有我这编小作,请相信自己可以综合应用各种技巧,最终收获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GTER存在的价值正在与此!

写在最后:

当初在彼此申请最困难的时候,暖熙答应过我如果她申请成功,会去做新加坡版的版主,去帮助更多的申请新加坡的朋友们;同时我也答应她会写一篇自己的新加坡申请总结,算是对她工作的支持,也作为我自己的一个总结. 现在我们都做到啦,她勇敢的选择啦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我也拿到啦自己一直在追求的offer。不得不说从现在起要为今后的生活开始努力啦,未来的路还都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开拓。通过这个帖子我也把我所知道的所有关于新加坡申请的相关情况都拿出来啦,我想我应该是说清楚了的,可以说我也只知道这么多,只猜得到这么多,分析得到这么多啦。由于未来几年没有机会去新加坡学习和生活,所以很难能够再对新加坡能有一些多的理解和感悟,因此今后会少一些来到这里,多一些去好好学习。如果毕业以后有机会,我会考虑选择去新加坡工作的,我真得很喜欢这个国家,到时候还要大家多多照顾啦,呵呵...

[ 本帖最后由 tohoku 于 2007-6-24 18:04 编辑 ]
已有 2 人评分寄托币 声望 收起 理由
winnie东 + 1 很给力!
暖煦 + 5 我很赞同

总评分: 寄托币 + 5  声望 + 1   查看全部投币

使用道具 举报

声望
-1
寄托币
4256
注册时间
2006-9-11
精华
0
帖子
18
地板
发表于 2007-6-5 17:12:1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声望
1
寄托币
3896
注册时间
2005-9-9
精华
1
帖子
54
5
发表于 2007-6-5 17:21:54 |只看该作者
等待更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0
寄托币
337
注册时间
2007-4-30
精华
0
帖子
1
6
发表于 2007-6-5 17:27:17 |只看该作者
呵呵,ding,没想到你也是华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0
寄托币
1538
注册时间
2006-6-6
精华
0
帖子
6
7
发表于 2007-6-5 18:32:56 |只看该作者
感觉HUST的有很多很多
风不停则飞扬不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80
寄托币
11329
注册时间
2006-12-13
精华
5
帖子
89

Virgo处女座 荣誉版主

8
发表于 2007-6-5 19:40:08 |只看该作者
恩 HUST在NTU NUS 还是比较受认可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声望
1
寄托币
3896
注册时间
2005-9-9
精华
1
帖子
54
9
发表于 2007-6-5 20:36:14 |只看该作者
透彻,鼓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4
寄托币
12887
注册时间
2006-11-12
精华
8
帖子
131

荣誉版主

10
发表于 2007-6-5 21:01:19 |只看该作者
典型的精华贴 :loveliness: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5
寄托币
2960
注册时间
2005-3-11
精华
0
帖子
8
11
发表于 2007-6-5 21:21:26 |只看该作者
好贴~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0
寄托币
398
注册时间
2005-5-1
精华
0
帖子
1
12
发表于 2007-6-5 21:26:03 |只看该作者
值得读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声望
0
寄托币
3381
注册时间
2005-7-22
精华
0
帖子
63
13
发表于 2007-6-5 22:02:27 |只看该作者
ding!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0
寄托币
2365
注册时间
2007-3-13
精华
0
帖子
18
14
发表于 2007-6-5 22:13:54 |只看该作者
到处都能看到你的身影啊,呵呵。忧郁的王子巴乔。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0
寄托币
652
注册时间
2007-2-1
精华
0
帖子
1
15
发表于 2007-6-5 22:16:56 |只看该作者
好经典,好精辟,对于我这种已经申请到的人来对,这些东西也有高的阅读的价值

使用道具 举报

RE: 我的申请经验总结——NUS NTU GIST, Master by coursework, EE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我的申请经验总结——NUS NTU GIST, Master by coursework, EE
https://bbs.gter.net/thread-679680-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