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寄托天下
查看: 4839|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 2013寄托访谈:我的申请,我的漂移(Asian Studies) [复制链接]

Rank: 2

声望
70
寄托币
156
注册时间
2013-4-13
精华
1
帖子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13:12: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huimie 于 2013-4-16 15:13 编辑

看到一个同班牛人亮炸屏幕的申请总结时,我还在纠结自己应该去往何方。黑色的三月,被六连拒的我应该算个反面教材。GT不高的我,在申请东亚研究的大牛面前,实在像极了炮灰。如果说UIUC的拒信让我毫无波澜,那么春晚敲钟时刻,UVA的拒信,则让我感到难堪。然后是WUSTL,Cornell,Duke,UW...

UW有我最喜欢的课程设置,(喜欢政治的同学懂的)他的拒信让我心凉了半截。当时暗想,自己分析琉球群岛法理地位的WS是不是不够犀利,难道只有预测出金三胖按导弹按钮的准确时刻才能吸引远方教授们的眼球?后来伸个懒腰,埋汰埋汰自己惨淡的托福成绩,也就不苛求什么了。有趣的是,我刚跟Su称赞UT-Austin的课程实用,人家拒信后脚就到了,让我和Su完全失去了做校友的机会。好吧,Su,小梅,大德州欢迎你们!

SJU的AD让我悲喜交加。这个东亚系前主任畏罪自杀,位于纽约皇后区的天主教学校,曾在六十年代被时代杂志评价“it has never ranked high among Catholic schools; in troubles, it outdoes them all.”虽然我喜欢系里几乎半数教授的研究方向(没有语言学真是谢天谢地),可是六个人也太少了吧!Jeffrey Kinkley是海外沈从文研究的权威又如何,William Nester写了三十多本关于美国政治历史的书又如何,Luba Racanska连自习都不放过三句不离东欧政治,俄罗斯对外政策又如何?SJU能给我的专业视角太少了,尽管Mendy劝我说大苹果实习机会多,工作机会多,以后读博也能依靠学术成果申请好学校,我依旧无法劝服自己从了SJU。大家认为我自负也罢,被资金充足的保底校无奖录取,我打死了笑不出来。

写到这里,真正折磨我心智的好戏才正要开始。荷兰莱顿大学的offer来了,准确来讲,是被我从gmail的垃圾箱里解救出来了...

-----------------------------------------------------我是分割线--------------------------------------------

背景补充:
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是欧洲大陆学术声望最高的大学,和英格兰最古老的牛津大学并称双子。它是著名汉学中心,其中文图书馆是全欧最大的,藏有很多珍本古籍,大多为精通中国文化的荷兰人高罗佩所赠。他是荷兰著名外交家,汉学家,通晓15种语言,然而使他名垂青史的是其侦探小说《大唐狄公传》。他在这本书里塑造了中国版的福尔摩斯,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哎,对高老的崇拜之情,三言两语说不完...

我不得不承认,收到这个(被)迟到近二十天的offer时,我激动得险些目眦尽裂,发现对方要我两周内回复时(已逾期),痛苦得差点呕心沥血,被小蜜安抚可以五一前回复时,感激得几乎热泪盈眶...大二在台湾第一次萌生出国念头时,荷兰是我第一个考虑的国家,而莱顿更是我的向往之地。然而后来因为逐渐沉迷国际政治,对美国宪政,各种地缘政治产生长期的嗜好,我慢慢忘却了荷兰。在父母的应允下,我一心投入申请美国东亚名校的战斗中,痛并持续痛着,在GT考试中一次次屠戮自己的天性...

UCSB,Oregon至今生死不明,SJU让我如梗在咽,而莱顿呢,我当时因为担心托福不够只DIY了一年的taught, Asian Studies specialisations in Politics, Society and Economy of Asia(first choice)and History and Culture of Asian(second choice),当时因为申了十一所美国大学(主攻)除了SJU(被Mendy强推保底),我心想被任何一个录了都是不错的,而莱顿只是应父亲要求,DIY打个酱油。后来事实证明,我酱油打来了,而美国那边噩梦成真...

我脑中的PK示意图:

SJU
优点:
1.美国对东亚的影响力,尤其是政治影响力大大强于欧洲,所以如果想在境外研究中国问题,中日关系,中美关系,日美关系,朝核问题,南海问题等等,美国应该是比欧洲更合适的留学目的地。
2.美国藏有丰富的东亚文献资料,例如斯坦福大学收藏的蒋介石日记。美国每年定期解密绝密档案,对我们研究二战时的中国战场,无论是盟军的战略部署,国共双方的进退消长,还是探索历史遗留问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东亚地缘政治研究,美国因其实力及国家利益驱使,胜于欧洲。
3.身处纽约的SJU,再怎么在Columbia,NYU身边默默无闻,也浸染在美国东亚地缘政治研究的热潮中,得以触及,分享最真实的美国思维。
4.纽约对学术研究的影响正多负多,暂且不论,法拉盛略为脏乱的马路边,的确遍布全美最地道的中国餐馆(不过对于不是吃货的我,这点加分不多)
5.美国两年的硕士,毕业后可工作可申博,没有欧洲授课研究之细分,这更适合此时不明确是否申博的人(好吧,我承认我现在不像过去那么坚定要读博~)
6.美国的就业环境在总体上优于欧洲,也更容易通过正常努力申得永久居留,这在欧洲非移民国家比较困难(不过本人现在并无谋取绿卡的野心,一切以学业事业为转移)

缺点:
学校平台有限,系里老师少且影响力有限,诱惑太多,受大苹果影响,生活节奏快,物价高等等不赘述
——————————————
Leiden
优点:
1.莱顿大学汉学院是整个欧洲的汉学研究中心,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开设了中文和日文专业,拥有全欧最大的中文图书馆,正如上文所提,藏有大量珍本古籍。
2.莱顿作为欧洲十所最负盛名的研究型大学之一,与牛津大学关系尤其密切,双方会有定期的官方交流活动。牛津的政治执世界牛耳,两校这种传统关系让我感到兴奋(喜欢政治的朋友懂的)。
3.工作人员非常认真亲切,来来回回十几二十封邮件,他们都回复及时,同时安抚我的情绪,gmail吞了offer那次,小米回信让我宽心,五一前回复就好。中途我不解被同时录取两个分支,他们也耐心解释,告诉我去了可以任选其一。起初con我托福100,经过argue,他们向我道歉失误,并重发offer,字里行间的真诚让我感动。
4.另外,莱顿几乎已经是荷兰最贵的学校,但比起美国还是性价比很高。

缺点:
1.一年授课型硕士,时间太仓促,而且如果有申博意向,与Research Master相比申请难度更大。
2.另外,欧洲就业环境大体差于美国,尽管荷兰允许毕业生无条件居留一年找工作,但毕竟是非移民国家,申请永久居留难度大大高于美国。
——————————————
纠结点:
从东亚政治研究的角度细看,美国优于荷兰,因为前者在地缘政治上扮演主要角色。
从学校实力来讲,莱顿优于圣约翰,因为前者东亚系很强(但强在历史及文化)
好吧,美国>荷兰,莱顿>圣约翰 ,两年硕士>一年硕士,美国圣约翰和荷兰莱顿,怎么选!!!!!

-------------------------------------------------分割线又来了----------------------------------------------
天无绝人之路,佛祖大概是眷顾我日益憔悴,失眠又掉肉,让我遇到了orchid,她的出现为我带来了转机。

在这里我要先感谢小梅,是他发现寄托上的一个东亚群并告诉了我(大家请鄙视极少逛留学论坛的某人吧)那个群里大多是申请东亚系博士的大牛们,Columbia, Duke,Cornell之流,中古史,民间信仰,建筑史,宗教云云。

大概五天前orchid冒出 一句,谁申莱顿的?让我眼前一亮。当时我几乎已经快要放弃莱顿,因为一年制的授课型课程,让我觉得申博就业都存在较大风险。加了orchid后,我们聊了一个下午,原来她曾在英国杜伦学人类学,也是授课型硕士,学校在第二学期发邮件问他们是否有意向转研究型硕士,只需提交一个research proposal,审核通过就可以转项目,并且不耽误时间。她鼓励我去问问莱顿是否有这项政策,我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跟莱顿沟通了起来,汉学院的回复依旧很快,大致是说可以第二学期申请转,并建议我在硕士开学时就跟Coordinatior of Study说明情况,然后选择适当的课程。在确认不会耽误更多时间之后,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对莱顿的顾虑也大大减少。如果可以在莱顿好好学习两年半,那么对将来申博或就业都会好很多。现在orchid还在等美国的人类学博士,祝她好运的同时,我非常感激可以遇到她,如果没有她的提点,怎么会有这样的峰回路转?另外,牛津与莱顿的渊源,也是orchid跟我介绍的。

回忆起来,我解决转项目到4.11正式接受莱顿,中间大概有三天的时间差。在这三天,我最后一次重新分析两校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影响,并试图拓展之前忽略的东西。

我发现自己还是太急了,总想直线达阵,这种思维惯性不仅让我过度焦虑,也限制了更多的可能。要想研究区域问题,尤其是历史遗留问题,历史,文化,政治,法律其实是纠葛在一起的(我导师就修了历史和法律两个学位)我不能冲着其中一个点,偏执地忽略其他领域。莱顿无疑可以在历史,文化,法律等领域给我带来更多(荷兰的法学闻名于世,国际法庭就位于海牙)。想通了这些,我心里的答案才终于清晰起来。混沌的三月,我终要与你诀别。

昨天,我写了很长的邮件分别发给两位导师,跟他们阐述自己的最终决定。信中大致罗列出六大赴荷理由,并表达歉意,因为他们都曾建议我赴美研究。指导我区域研究的逸峰老师很快写了回信,他理解我的决定,并赠言激励“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读着回信,我想起他在电话里的谆谆教导,想起他对南海局势的洞若观火,更想起他对过往生活的惆怅,信中最后那句“天涯若比邻”才让我感伤起来。

十一月底递交美校申请,十二月中旬DIY莱顿,二月底到三月底,我觉得时间漫长得颠覆了我对物理的理解。这种漫长感部分源自于未知对心灵的折磨,当然拒信对我的打击,以及后来美荷对比,合力让我备受摧残...莱顿和圣约翰对垒的时候,我几乎一天支持一个,周而复始,摇摆如风中蓬草。以至于家人朋友都厌烦了,问我到底想要如何。直到那个转机到来,五天后我写了这篇文章,完成了我从美国到荷兰的漂移。


最后感谢陪伴我走过这段酸甜苦辣时光,给予我支持和建议,理解我不间歇抽风的各位(排名不分先后):

Su,小梅,杜丽,冬冬,谈子,娇娇,芋头,陶子,二王(两位导师),Debby,hengyi,王大人,97,谟彦,orchid,潇,Mendy,Issue,阿娄,一鸣,老王,雨......(漏了您别见怪)

最最感谢我的父母,我受的折磨,他们一点没少受,尤其是妈妈,我瘦了十斤,她也跟着瘦了十斤。我翻来覆去变着主意,他们也跟着我变换,但是他们始终支持我所有的决定。昨天下午我刷了300欧让莱顿办签证,妈妈来电问我,怎么忽然就定了?语气竟是怯怯的,有些不敢相信。我回答说,我心里唯一的顾虑,只剩下对导师的歉疚,而今他们都理解并支持我,自然再无牵挂。

两年的留美准备,一朝全进了莱顿的口袋,东边不亮西边亮,真是始料不及,难道真跟我命主星天王星(代表突变和意外)有关...罢了罢了,既然如此,就沿着命运的牵引,飞往荷兰吧。



*版主arcyoung注*

更多申请细节见7 & 12楼

虽然楼主没有没有接受我的采访而是自己贴出自己的经验
但还是将这个帖子归类在我们2013寄托访谈系列里面了
便于大家搜查管理 感谢楼主 祝他在荷兰的学习生活顺利
2年之后获得更大突破!


*版主huimie注*

應lz要求,申請總結帖已在3樓帖出(含7&12樓中內容)。
已有 3 人评分寄托币 声望 收起 理由
coco3263 + 20 + 5 赞一个!
arcyoung + 20 + 5 赞一个!
苏梳眠 + 20 + 5 加油~

总评分: 寄托币 + 60  声望 + 15   查看全部投币

回应
5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70
寄托币
156
注册时间
2013-4-13
精华
1
帖子
6
沙发
发表于 2013-4-13 13:21:47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的经历不大典型,也希望出一份力,为未来申请的朋友带来一点启发。大家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606
寄托币
10763
注册时间
2008-12-2
精华
4
帖子
2370

Sagittarius射手座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US-applicant 荣誉版主

板凳
发表于 2013-4-13 13:22: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uimie 于 2013-4-16 15:12 编辑

應lz要求補發:

漂移是心得,本文为总结

关于选校
因为我的的兴趣是东亚的政治经济历史,而非语言学文学教学,所以我剔除了很多偏重语言学文学的学校,再加上我对每所学校历年课程的详细排查,最后只留下了十所不到的学校,发现大众情人校为主...出于自身实力的考虑(T91,G308,普通211,无论文发表)我没有申请哈耶斯哥,据说很抠托福的纽大也去掉了,也妥协地加了几所课程还好的学校,最终是11所。他们分别是 UW Duke UVA UIUC Umich UCSB Cornell Oregon UT-Austin SJU。 这些学校前三个尤其第一个的课程最对我胃口,后面的就都还好,起码光从课程看对我的吸引力一般。很后面的时候发现UT的combined courses不错。SJU是中介强推的保底校,我之前从没听过,也多方调查,委实喜欢不起来,只是因为实在不能没有保底校,所以才加上。话说只有他家要公证成绩,多花了我一笔钱...在我差点放弃莱顿要屈从SJU的时候,我跑去认识了几个在SJU的学生,貌似这个学校师资还是不错的,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糟糕。

Ps: 其实我是先看系里教授的研究方向再选校的,如果系里研究语言学文学的教授占绝大多数,那么该校就不适合我这种想学习东亚政治历史经济的人了。锁定好学校后,我再排查课表,这样一来,合我心意的学校一度只剩下六个...(后来也有反省自己太苛刻) 当时也有想过看看教授的论文,不过担心这样一来工作量太大了,还是作罢了。
 
关于中介

我最初只想找文书润色机构,因为觉得自己对东亚的了解也挺多的。后来收集资料安排时间的过程中,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对未来这个方向产生了困惑,加上我当时不爱上论坛(根本原因是我觉得大家情况不同)后来在豆瓣无意间发现一个八零后美国海龟组成的留学咨询公司,而且他们主要针对文科商科。我心想大中介虽然名气大客户信息数据库大,但申请文科也不一定比专攻文科的小公司强。抱着检验的心态,我在小组里问了几个(自认为)较为专业的问题,发现Mendy的回复都比较让我满意。后来我就电话过去找Mendy,接电话的男士比较意外我直接找Mendy,貌似Mendy是他们组长(后来签合同时发现Mendy是公司法人)。Mendy后来告诉我组员都是轮流用Mendy的账号回复豆友疑问的。而我的那个问题,凑巧是Mendy本人回复的。后来我就指名Mendy为我服务了。她呀,不是那种特别软的性格,如果觉得我有些不对,就会直接的批评我,算是挺不错的伙伴。我后来被莱顿录取后惴惴不安,感觉自己背叛了她...ORZ,后来我因为协商转项目成功,Mendy才心悦诚服,不再反对了。(之前她觉得一年的课程万万不行)
 
关于PS
本来也是按照某种官方思路组织材料,然而写完后觉得相当无感。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被远方的爷爷启发,洋洋洒洒从家族史开写了严式风格的PS。每一段都紧扣中国历史和文化,从略带悲喜,宿命般的亲切感,游学经历的感触,到学术思考的深入,再到人生导师的影响,境外研究的必要性等等,环环紧扣,纵深剖析。想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高二去澳洲的同学可能不会像我一样跟住家爸爸聊两党选举和牛仔裤成本,但是可能会跟他们的住家探讨澳洲的移民史或宗教信仰。看吧,同样的经历,会赋予不同人不同的影响,前者现在跑去读东亚研究,至于后者,因为那是我编的所以我也不知道,哈哈哈。
写PS真的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写完后不得不感慨,原来自己是如此如此走上这条神奇之路的...
 
关于陶瓷
大二时上中国文化通论,我因为准备小论文的需要发现了一篇UCSB宗教学教授研究我家乡经济和本土宗教关系的文章,当时觉得那个杨教授写的东西对我启发挺多的。后来申请时,我给那个杨教授发过信,问了些关于那篇研究课题的问题,但是都石沉大海,UCSB至今也杳无音讯。现在想想,或许陶瓷什么的,真的意义不大吧,起码我在这方面比较被动,只套了这一个,还没成。莱顿那边则无论小米教授都回复很及时,事无巨细,逢问必答,给我感觉反差很大...哎,Su说的不错,有几百年底蕴的学校,真的比较有人文关怀,连回的邮件都很少是官方样式的。
 
关于推荐信
一个是系主任,关系还不错,因为我课间喜欢跟他讨论,易学,人类学,文化等都有涉略,也为他主持文化晚会,信里一定要写出讨论的问题是什么,越专业越细致越好。另外两个不是系里的教授,不过关系很铁。一个是教我近代史的教授,一个是教我电影的教授。前者是本校历史系的,因为比较欣赏他,所以一直跟他保持联络,结课了还老查他课表算好课间找他聊天,各种讨论历史啊,社会啊云云。事实证明,你永远都猜不到谁会在未来关键时刻帮到你。他后来不仅成了我的推荐人,还帮我引见了指导我WS的导师!(导师是他博士班同学)最后一个教授,是我大二在台湾做交换学生时认识的,因为她又认真又犀利,以前在美国读的硕博,我时常和她一路从教室聊到车上,也参加她组织的志愿活动。其实还有现当代文学的一个教授,还有对外汉语教学法的一个教授,不过我觉得前三个更适合。
 
关于WS
由于之前的小论文都是作品论作家论或社会评论,且字数不够,我决定为申请东亚研究专门写一篇WS。当时完全不知道写什么,本专业的语言学文学是我最不肯碰的东西,只能从兴趣出发,同时也从申请方向出发,选定了当时逐渐发酵的中日岛争。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那个历史系教授时,他向我推荐了自己的博士班同学,专攻对外关系的Wang,后来我顺利和Wang接线,跟他探讨钓鱼岛局势。于是他指导我一起收集编辑近年来的官方信息,那些天我编辑新闻编到想吐。再后来我看遍国内关于钓鱼岛的文章顺带琉球群岛的期刊,最后他发给我的关于中苏关系的大包裹,我没好好细看就差不多定了方向开始写分析二战后到苏联解体几大势力在琉球群岛的博弈了。写的中途也不知不觉看了很多资料,写到快8000字的时候,我给导师看大致的框架,他还是认为我漏掉了很多内容。事实上我的确故意省略了很多,因为WS真的不能写太多呀。这里我们产生了分歧,他认为应该优先把文章写完整,我则着急如果写完整了如何删减!

后来我找到了折衷的办法:按照导师的要求将文章写完整(定稿12000),然后肢解文章,从跨度半个世纪的分析,抽出最重要的六年,最后修改题目,把1945-1991改为1945-1951(旧金山和会)。这样我的WS成功瘦身且内容完整。这个自己想出来的土办法希望可以帮助论文太长内容太多不知如何转换成WS的同学参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606
寄托币
10763
注册时间
2008-12-2
精华
4
帖子
2370

Sagittarius射手座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US-applicant 荣誉版主

地板
发表于 2013-4-13 13:36:54 |只看该作者
沙,我重新將文章進行了排版,讓他看起來更加清晰。

你能再說說申請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嗎?比如選校(相信一定頗有感觸)、陶瓷、推薦信之類。

同時超級超級好奇琉球群島的WS內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175
寄托币
1610
注册时间
2011-9-14
精华
0
帖子
254

寄托勤务兵 2013offer达人

5
发表于 2013-4-13 13:45:41 |只看该作者
GXGX!!!   X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288
寄托币
2171
注册时间
2012-6-21
精华
0
帖子
771

备考先锋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US-applicant

6
发表于 2013-4-13 18:14:38 |只看该作者
峰回路转,上天总会青睐真心付出的学子,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70
寄托币
156
注册时间
2013-4-13
精华
1
帖子
6
7
发表于 2013-4-13 23:26:10 |只看该作者
huimie 发表于 2013-4-13 13:36
沙,我重新將文章進行了排版,讓他看起來更加清晰。

你能再說說申請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嗎?比如選校(相信 ...

谢谢huimie的排版,果然清新多了!

关于选校:
因为我的的兴趣是东亚的政治经济历史,而非语言学文学教学,所以我剔除了很多偏重语言学文学的学校,再加上我对每所学校历年课程的详细排查,最后只留下了十所不到的学校,发现大众情人校为主...出于自身实力的考虑(T91,G308,普通211,无论文发表)我没有申请哈耶斯哥,据说很抠托福的纽大也去掉了,也妥协地加了几所课程还好的学校,最终是11所。他们分别是 UW Duke UVA UIUC Umich UCSB Cornell Oregon UT-Austin SJU。 这些学校前三个尤其第一个的课程最对我胃口,后面的就都还好,起码光从课程看对我的吸引力一般。很后面的时候发现UT的combined courses不错。SJU是中介强推的保底校,我之前从没听过,也多方调查,委实喜欢不起来,只是因为实在不能没有保底校,所以才加上。话说只有他家要公证成绩,多花了我一笔钱...在我差点放弃莱顿要屈从SJU的时候,我跑去认识了几个在SJU的学生,貌似这个学校师资还是不错的,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糟糕。

关于陶瓷:
大二时上中国文化通论,我因为准备小论文的需要发现了一篇UCSB宗教学教授研究我家乡经济和本土宗教关系的文章,当时觉得那个杨教授写的东西对我启发挺多的。后来申请时,我给那个杨教授发过信,问了些关于那篇研究课题的问题,但是都石沉大海,UCSB至今也杳无音讯。现在想想,或许陶瓷什么的,真的意义不大吧,起码我在这方面比较被动,只套了这一个,还没成。莱顿那边则无论小米教授都回复很及时,事无巨细,逢问必答,给我感觉反差很大...哎,Su说的不错,有几百年底蕴的学校,真的比较有人文关怀,连发的邮件都很少是官方样式的。

推荐信:
一个是系主任,关系还不错,因为我课间喜欢跟他讨论,易学,人类学,文化等都有涉略,也为他主持文化晚会,信里一定要写出讨论的问题是什么,越专业越细致越好。另外两个不是系里的教授,不过关系很铁。一个是教我近代史的教授,一个是教我电影的教授。前者是本校历史系的,因为比较欣赏他,所以一直跟他保持联络,结课了还老查他课表算好课间找他聊天,各种讨论历史啊,社会啊云云。事实证明,你永远都猜不到谁会在未来关键时刻帮到你。他后来不仅成了我的推荐人,还帮我引见了指导我WS的导师!(导师是他博士班同学)最后一个教授,是我大二在台湾做交换学生时认识的,因为她又认真又犀利,以前在美国读的硕博,我时常和她一路从教室聊到车上,也参加她组织的志愿活动。其实还有现当代文学的一个教授,还有对外汉语教学法的一个教授,不过我觉得前三个更适合。

WS 待续~
已有 1 人评分寄托币 声望 收起 理由
arcyoung + 20 + 5 赞一个!

总评分: 寄托币 + 20  声望 + 5   查看全部投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606
寄托币
10763
注册时间
2008-12-2
精华
4
帖子
2370

Sagittarius射手座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US-applicant 荣誉版主

8
发表于 2013-4-13 23:41: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自卑与超越 发表于 2013-4-13 23:26
谢谢huimie的排版,果然清新多了!

关于选校:

排查課表這點很贊!我當時是看教授簡歷,但其實對碩士來說有些過了,博士又不夠全面。。。倒是通過課程可以直觀瞭解自己能夠學到甚麼。

沙中間提到中介,是通過中介申的嗎?感覺如何?^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525
寄托币
14432
注册时间
2006-10-8
精华
0
帖子
4489

荣誉版主

9
发表于 2013-4-14 00:26:55 |只看该作者
自卑与超越 发表于 2013-4-12 22:21
虽然我的经历不大典型,也希望出一份力,为未来申请的朋友带来一点启发。大家加油!

谢谢你这么真诚的一个帖子
人的成长本来就是起起伏伏中出来的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一切对你来说既是一种考验 也是一个blessing
要加油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510
寄托币
3403
注册时间
2012-10-17
精华
2
帖子
1296

Virgo处女座 2013offer达人 荣誉版主

10
发表于 2013-4-14 00:42:50 |只看该作者
感觉LZ文笔很好,写的总结十分耐读。
作为中文系学生,对LZ某些想法和观点还是很感同身受的。也看出了LZ一丝不苟的那种严谨。
无论如何,天无绝人之路,总有一条路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恭喜你的录取~荷兰很自由,希望你一切安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70
寄托币
156
注册时间
2013-4-13
精华
1
帖子
6
11
发表于 2013-4-14 10:47:23 |只看该作者
huimie 发表于 2013-4-13 23:41
排查課表這點很贊!我當時是看教授簡歷,但其實對碩士來說有些過了,博士又不夠全面。。。倒是通過課程可 ...

关于选校(补充版)
其实我是先看系里教授的研究方向再选校的,如果系里研究语言学文学的教授占绝大多数,那么该校就不适合我这种想学习东亚政治历史经济的人了。锁定好学校后,我再排查课表,这样一来,合我心意的学校一度只剩下六个...(后来也有反省自己太苛刻) 当时也有想过看看教授的论文,不过担心这样一来工作量太大了,还是作罢了

关于中介
我最初只想找文书润色机构,因为觉得自己对东亚的了解也挺多的。后来收集资料安排时间的过程中,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对未来这个方向产生了困惑,加上我当时不爱上论坛(根本原因是我觉得大家情况不同)当时在豆瓣无意间发现一个八零后美国海龟组成的留学咨询公司,而且他们主要针对文科商科。我心想大中介虽然名气大客户信息数据库大,但申请文科也不一定比专攻文科的小公司强。抱着检验的心态,我在小组里问了几个(自认为)较为专业的问题,发现Mendy的回复都比较让我满意。后来我就电话过去找Mendy,接电话的男士比较意外我直接找Mendy,貌似Mendy是他们组长(后来签合同时发现Mendy是公司法人)。Mendy后来告诉我组员都是轮流用Mendy的账号回复豆友疑问的。而我的那个问题,凑巧是Mendy本人回复的。后来我就指名Mendy为我服务了。她呀,不是那种特别软的性格,如果觉得我有些不对,就会直接的批评我,算是挺不错的伙伴。我后来被莱顿录取后惴惴不安,感觉自己背叛了她...ORZ,后来我因为协商转项目成功,Mendy才心悦诚服,不再反对了。(之前她觉得一年的课程万万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20
寄托币
2130
注册时间
2011-1-7
精华
0
帖子
294
12
发表于 2013-4-14 11:05:56 |只看该作者


真棒!cong!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525
寄托币
14432
注册时间
2006-10-8
精华
0
帖子
4489

荣誉版主

13
发表于 2013-4-14 11:46:21 |只看该作者
自卑与超越 发表于 2013-4-13 19:47
关于选校(补充版)
其实我是先看系里教授的研究方向再选校的,如果系里研究语言学文学的教授占绝大多数 ...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70
寄托币
156
注册时间
2013-4-13
精华
1
帖子
6
14
发表于 2013-4-14 12:47: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自卑与超越 于 2013-4-14 12:49 编辑

关于WS
由于之前的小论文都是作品论作家论或社会评论,且字数不够,我决定为申请东亚研究专门写一篇WS。当时完全不知道写什么,本专业的语言学文学是我最不肯碰的东西,只能从兴趣出发,同时也从申请方向出发,选定了当时逐渐发酵的中日岛争。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那个历史系教授时,他向我推荐了自己的博士班同学,专攻对外关系的Wang,后来我顺利和Wang接线,跟他探讨钓鱼岛局势。于是他指导我一起收集编辑近年来的官方信息,那些天我编辑新闻编到想吐。再后来我看遍国内关于钓鱼岛的文章顺带琉球群岛的期刊,最后他发给我的关于中苏关系的大包裹,我没好好细看就差不多定了方向开始写分析二战后到苏联解体几大势力在琉球群岛的博弈了。写的中途也不知不觉看了很多资料,写到快8000字的时候,我给导师看大致的框架,他还是认为我漏掉了很多内容。事实上我的确故意省略了很多,因为WS真的不能写太多呀。这里我们产生了分歧,他认为应该优先把文章写完整,我则着急如果写完整了如何删减!

后来我找到了折衷的办法。按照导师的要求我将文章写完整(定稿12000),然后肢解文章,从跨度半个世纪的分析,抽出最重要的六年,最后修改题目,把1945-1991改为1945-1951(旧金山和会)。这样我的WS成功瘦身且内容完整。

这个自己想出来的土办法希望可以帮助论文太长内容太多不知如何转换成WS的同学参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606
寄托币
10763
注册时间
2008-12-2
精华
4
帖子
2370

Sagittarius射手座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US-applicant 荣誉版主

15
发表于 2013-4-14 13:35:23 |只看该作者
自卑与超越 发表于 2013-4-14 12:47
关于WS
由于之前的小论文都是作品论作家论或社会评论,且字数不够,我决定为申请东亚研究专门写一篇WS。当 ...

這點同意!

我去年的WS也有10000字左右(中文,不含注),也是用的截取的辦法~ 再稍加潤色。

使用道具 举报

RE: 2013寄托访谈:我的申请,我的漂移(Asian Studies)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2013寄托访谈:我的申请,我的漂移(Asian Studies)
https://bbs.gter.net/thread-1540964-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