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28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西医院石应康院长向国内外医疗人才发出邀请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声望
2
寄托币
517
注册时间
2005-7-19
精华
1
帖子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8-25 10:10: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华西医院石应康院长向国内外医疗人才发出邀请

不提豪宅名车    拿两亿给你搞科研
成都商报记者陈舸帆,刘瑶报道

    2004年12月26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发出了一份特殊的招贤榜,面向全球招揽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及医教研骨干。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份由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亲自拟定的招贤榜上没有别墅、没有安家费、没有豪车,但有做学问的人真正需要的东西———独立实验室和充足的科研经费。

    价值数百万的别墅、几十万的安家费、高级轿车……为了吸引顶尖级人才,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出的“菜单”越来越诱人,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老百姓第一次从物质的角度认识到科学家原来是那么“值价”。

    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希望他们的招贤榜能吸引到一批顶尖级的人才,“给他最好的实验室,给他充足的科研经费。有了这个‘巢’,我相信会引来真正的凤凰。”

引进 从最大迈向最强

    华西医院目前有3346张病床,34个临床科室,全院年门诊急诊量200万人次,年手术量4万余台。“2005年,华西医院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医院。”石应康院长为此十分自豪。做到全球最大,而且要做好,一大批顶尖级的临床和科研人才是必不可少的。1996年以来,华西医院陆续引进40多名人才,他们大多都有在国外一流大学留学3年以上的履历,受过良好的科学训练。

    目前华西医院拥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重大科技项目973首席科学家,3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这些组成华西医院科研金字塔最顶尖部分的人才全部是引进的。

    石应康认为引进人才有两个好处:一是带动学科发展,二是可以转变观念。“观念转变的作用不可小视。把原本固定的岗位变成向全国乃至全球人士开放的岗位,院内的人必须加倍努力才呆得下去,院外的人才也会受吸引而来。”

    从院长亲自拟定招聘启事,到独立实验室的保证,如此大规模地延揽人员,表明华西医院已不满足于做规模最大的医院。按照计划,华西医院在未来的5年里,将培养或引进新一批呈梯级的人才,其中包括1~2名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3~5名长江学者,1~2名国家重大科技项目973首席科学家,20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100名中青年学术骨干,400名医疗教学科研骨干。

引进 用耐心等待产出

    人才的引进成功与否,检验的惟一标准就是看其产出。有没有产出和产出需要多长的时间,需要决策者更长远更敏锐的眼光来判断。“是真正的人才,我们会耐心地等待,而且有足够的耐心。”

    1995年,已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丘小庆来到华西医院。当时他的编制还在原单位,华西医院提供给他科研经费、实验室和人员搞科研。6年过去了,丘小庆一个科研成果也没有出来,也没有一篇文章发表。

    6年的等待,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耐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医学的主任曾有一次就当面问石应康怎么会容忍一个引进人才这么久没有成果?石应康并不是没有底气。他了解到的情况是,丘小庆几年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吃住在实验室里,一直埋头在做科研。同时他也清楚,按照科学和人才的规律,科学研究是有失败和成功的。

    “有的单位引进人才,年薪100万,要求1年内出几篇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文章。这种情况下,逼急了就可能在学术上作假。我相信他这个人的智商、能力、人品,也相信他一定会有产出。就好比结南瓜,结10个小的比不上1个大的。”2001年,丘小庆的科研成果终于瓜熟蒂落。他的研究成果在全球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自然》上发表,并获得国内国外专利。

    如果引进来的人才到最后也出不了成果怎么办?“不会让他走人,但会根据表现降低他的薪酬,关了他的实验室。最关键的是在引进的时候,要搞清楚他的价值观,他心里在想什么,对于他将来能不能出成果就有比较确切的把握了。”

引进 诚信是合作基础

    双向选择是现代社会必然的现象,对顶尖级的科研人才更是这样。先进的管理理念、动辄数百万的实验室、数百万的科研经费……这一个诱人的巢,凤凰来了之后能真正落实吗?“谈的时候答应的条件,来了都要落实。他有新要求也可以提,但要有论据支持。兑现不了的东西,不会为了骗他过来就答应。我们现在正在拟订合同,如果他需要合同我们就签。”石应康认为引进人才最重要的因素是诚信、工作管理和效率,而双方的诚信,是合作的基础。

   


   筑巢引凤 麻省博士先落户

生物学权威张曙光明年落户川大,他所需上亿元的科研经费已准备到位

  
   
筑安心巢:人才未动 后勤先行

    “对做学问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保证他的精力能全部用于学术研究。”具有教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的石应康有着最切身的体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国内再知名的教授,再高明的医生,都会花大量的精力在很多科研以外的事情上,比如打报告申请项目、申请经费、申请设备等,“连出差回来报账,都要在很多部门来来回回跑很多趟,高成本高技能的人员的精力和时间被大量低成本和低技能的事所消耗,这对个人是损失,对单位来说,损失更大。”

    管理问题解决不好,引进人才再多也达不到应有的效率。同样的一个课题,同样的科研经费,由于管理的问题,在国外有科学研究的产出,在国内就不一定能产出,或者等到产出,人家已经进入更新更深的领域。

    华西医院筑巢引凤的第一根金草就是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管理,给人才最好的工作环境。一支专业的秘书队伍即将在华西医院建立,目的让高成本高技能的人从琐事中解放出来。“比如他的实验室缺什么东西,一个电话或者提前在电脑上发出申请,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就会放在他的面前。”

    完成这些工作不仅仅只有这支秘书队伍,还需要庞大的后勤设备来支撑。户口、职称、搬家、实验室的到位……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这是大部分人才被引进后面对的最现实问题,从而产生一个“学术休克期”。在引进之前,这些人才可能天天都在实验室里搞科研,如果停顿半年,后果不难想像。

    经过数年打磨,华西医院已能按国际标准,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室改造。后勤服务在敲定引进的那一刻就同步启动,往往引进的人才还未到医院,他的户口、身份证、搬家、孩子入学等,都已经办妥。几年前,华西医院从北京引进了一位专家。在专家来之前,医院就派了一名司机从北京把他的车开到了成都。目前已经基本敲定2005年引进的几位国内和海外学者,人还没有到,华西医院已经为他们填好了评职称的表,住房也已经定了。而他们最看重的实验室也已经建好,连设计图纸也一并传真给对方。之所以要做得这样细,就是为了缩短人才引进后的“学术休克期”。

筑孵化巢:锦上添花 科研自主

    12月25日,高新南区高棚大道。投资2亿元、占地100亩的华西医院科学研究中心和科研孵化园区已颇具规模,正进入最后的装修阶段。园区内的国家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在2003年就已经投入使用,而18000平方米的科技实验楼将于明年3月迎来第一批学者。这是华西医院筑巢引凤最闪亮的一根金草。

    “川大谢和平校长说过一句话,对做学问的人要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资源总是有限的,我们把资源给更好的人,让他们成长更快。”石应康称在人才培养上绝不会捏紧钱袋子,之前和此后引进的人才,华西医院都会为其组建实验室。“像国外一样,给他经费,他自己当老板,请其他学科的人或者实验员,组建自己的团队。”

    石应康举了个例子,1996年,与魏于全教授一同回国而且做一个研究方向的有3个人,分别在上海、广州和成都。论地域经济成都不如上海、广州,但华西医院引进后,破纪录地拿了500万元给他建实验室,当时医院有2500名职工,人均奖金100元,大家20个月不发奖金,来支持他建立实验室。而其他两个人只有60万元。2003年,魏于全成为华西医院50年来第一位自己培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张曙光博士,在生物学研究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2005年,他将进入四川大学引进人才的名单,并落户华西医院科学研究中心。那幢漂亮的科技实验楼里,面积1100平方米、整整一层楼的实验室将拨给他专用,而他需要的上亿元的实验室设备和科研经费也已准备到位。

    “如果2005年能引进30位人才,人均500万元的实验室设备和300万元的科研经费,总共就是2个多亿。这笔钱,华西医院敢拿,也拿得出。”石应康豪气十足。

    但在报酬方面,华西医院显得颇为低调。“我们会给一些报酬,但不是主要的。我们绝对不会与其他单位这样竞争———你给200平方米的房子,我就给别墅;你给200万元经费,我就给500万元经费。这样引进的人价值观有问题,而引进人才的核心就是价值观。”

    石应康表示,华西医院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分配制度改革,让真正的人才的利益得到充分保证。“我们绝不以个人经济为诱饵来吸引人才。我们要的是真正想当院士、想当长江学者,真正想做事的人。”

落巢凤凰 1  项舟:除了学术 还有感情

    2004年12月初,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3年、任哈佛大学医院客座副教授的项舟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来到成都。

    在回来与不回来之间,项舟一度犹豫不决。当时项舟所在的团队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进行组织工程关节软骨与组织工程肌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继续在哈佛做下去,前景是看得到的光明。

    “美国的实验室和物质条件肯定比这边好,但回来后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这是我最需要的。”项舟对记者说,石应康院长的一封封亲笔信对他的归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学术,还有感情。”

落巢凤凰 2  刘进:领导有魄力 承诺能兑现

    1994年刘进从美国留学归来,在北京阜外医院担任麻醉科主任。1997年刘进到华西医院讲学,与石应康结识。刘进向石应康讲述了关于医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住院医生培养的理念,希望找一家综合性医院作为试点基地,石应康表示非常欢迎。

    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两人3次见面,言谈甚欢。最终刘进在上海、广州、北京、成都4个可能的去向中选择了成都。2000年,刘进把家搬到了成都。在近5年的时间里,全院300多人参加了住院医生培养,同时刘进还整合了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和疼痛科,成立全国最大的麻醉学科。

    刘进告诉记者,当时华西医院承诺的条件已全部兑现。在到来的当年,华西医院就给了他500万元的科研经费,明年还将投入300万元左右购买实验室设备。“当时我之所以选择华西医院,是因为这里的领导班子非常有魄力,同时能帮助我实现住院医生培养计划和麻醉学科建设。”

http://www.cd120.com/yejun/detai ... stype=9&nid=636
回应
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0
寄托币
1537
注册时间
2005-6-15
精华
0
帖子
4
沙发
发表于 2005-8-26 21:39:18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人们总是对院士,教授,专家之流这么痴迷!?尤其是中国的这帮老院士,资深远视,资深专家...。大家见过四五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人做出过什么东西来吗?历史上大凡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二三十岁就有成就了,之后就难再有什么作为!道理很简单,谁都年轻过,谁都应该知道,一个人头脑最清醒,思维最敏捷,身体最强壮的时期就在30岁之前。如果30岁之前还是碌碌无为,30岁之后难道还能有什么作为吗?即便30岁之前有所作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老力衰,还能干什么呀!大家睁开眼睛看看公平而残酷的竞技领域吧,不管是体力项目(如拳击,跑步,踢球),还是智力项目(如围棋,象棋),多半30岁之后就成了老将,要么当教练,要么改行,真正能继续跟年轻人过招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为什么偏偏在科研这个领域里,尤其是医学科研里,年龄会这么重要呢?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新技术日新月异,许许多多的知识都近半个世纪,甚至是近十几年积累起来的,要那些老同志再背着书包上学堂,现实吗?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比如统计学,这个对于临床科研来说简直是无比重要的东西,试问现在有几个医学院士会用SPSS,SAS。我肯定他们不会,因为在他们上学的时候,很多计算都是用计算器来完成,统计学的知识是有限的。后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统计学才有了今日。但是专家们已经是专家了。他们不可能放下架子去上学习班!那他们只能自学了,这有可能吗?其实即便他们肯放下架子去报个学习班上上,我也相信他们学不会!因为有可能他们连打字都成问题!
哎!这是个离奇古怪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混了将近30年了,最让我怀念的是高中3年!因为在那个时候,通过对一道道数理化题目的解答,我分明看见了人类智慧闪烁的光芒!进了大学以后,尤其是医学,一切都变了,这博士,那教授,专家,院士,权威,泰斗等等等,也不过是房子,票子,车子,等等等罢了!
成功的教育,科研,应该作到这样:让所有的年轻的(当然越年轻越好,从娃娃抓起!)有志之士静心呆在一起,绞尽脑汁地去寻找自然之谜的答案!至于老年人,他们应该给年轻人打打下手,跑跑腿,权当是锻炼身体吧!或者,象我奶奶一样,在我看书到深夜的时候,帮我到杯牛奶!
一个社会,人人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建议华西的领导们,不要那么迷信院士,专家之流能给华西带来什么!真正要做的是培养年轻人,让年轻人来撑起华西的未来!那才是真真属于华西的未来!
其实,中国到处都是人才,根本没有多大必要大老远的去引进什么专家,教授。真真好的领导,好的体制,应该是人尽其用,点石成金!
颠三倒四的说了这么多,到都是肺腑之言!大家信就信,不信也不用跟我分辨!
来着如仰高山
往者若观流水

使用道具 举报

RE: 华西医院石应康院长向国内外医疗人才发出邀请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华西医院石应康院长向国内外医疗人才发出邀请
https://bbs.gter.net/thread-326083-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