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3-4-28
- 在线时间
- 755 小时
- 寄托币
- 13260
- 声望
- 374
- 注册时间
- 2007-5-1
-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124
- 精华
- 22
- 积分
- 1626
- UID
- 2333978
- 声望
- 374
- 寄托币
- 13260
- 注册时间
- 2007-5-1
- 精华
- 22
- 帖子
- 124
|
世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
即使是相同类型的问题,例如缺乏他因考虑,放置在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位置,也有不同的作用.这些作用或强或弱,或深或浅,全看它如何在整个passage中与其他的条件,假设和结论构成起来.如此,按怎样的顺序提出来,用怎样的方式提出来,用它来说明谁最一击即中戳人软肋,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更无法一概而用的.僵化的排列组合只能使你的minds显得更加零乱和长满小辫子,而试图去找到一条线,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法和角度,串起那些你可以说通顺的丝丝相扣的逻辑错误,足以让你完满的结束一次批判.
宁可挂一漏万,也别挂万漏一.
关于ISSUE,最近的心得是,ISSUE更像杂文,没有散文那么细软,但是又比小说要思辨得多.于是通过长时间的对题目的思考,和尽量多的找到一些国外的文章阅读之后,慢慢发现ISSUE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陈述题目和你的主要观点+分段说明和举例+复述开头"这样机械的循环.
事实上ISSUE更像一滴墨水掉进盛满白开水的杯子,是一个缓慢发散的过程.你首先应该做的是寻找一个"源头",思考作者出题究竟是想要得到什么,它最本质的所指是什么,它最重要的意图是要你去思考什么问题?找到初始的源头之后你就可以明了你从哪个角度去说明这个问题,因为通常这种问题都很宏观,无法面面俱到,选一个你能圆回来的就行.选完主要论题之后就是去定义prompt中你所需要用到的若干关键词.就好像跑马圈地,society这个词可以指一个省份,可以是整个人类社会,也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小群体,如果你要说明你的society,如果不去给它限定一个范围,想说明白是很胸闷的,考官看起来就更胸闷了.再然后就可以对prompt进行简要的分析,assumption是谁,conclusion是谁,fact是谁.列出这些之后,就分别从"方面"和"程度"对每个branch进行近一步的发散和罗列你的层次.
我们的知识,对于说明和推导清楚每一个分支是足够足够的,所以对于名人事例的罗列,我个人认为是optional甚至addtional的.因为我的经验是按照我画的发散图来写完已经超过500了,有一次还达到了700,我觉得700有些啰唆了.以上这些是我最近的一些ISSUE心得,ARGU练得不是太多.通过ISSUE的练习果然对语言有相当大的帮助.同大家分享一下.Angle说得很对,单靠罗列是不足以成就一篇(Angle:...我什么时候说过=__=),甚至是一篇基本的文章的.试想,不停的加名人例子恐怕是我们小学生作文的做法.运用思维才是更高级的行文.我们恐怕距离"得道"还需苦心摸索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吧.
[ 本帖最后由 星夜无夏 于 2007-6-27 00:52 编辑 ] |
-
总评分: 寄托币 + 40
声望 + 1
查看全部投币
|
"In academia, there's always someone who is brighter, more charismatic, more connected, more insightful, and more well-paid than you." --Untenur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