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寄托天下
查看: 47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美国留学”Try”出留学新生活 [复制链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声望
6
寄托币
55110
注册时间
2001-9-3
精华
212
帖子
419

Aries白羊座 荣誉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20 23:06: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美国留学”Try”出留学新生活

转载自http://www.yuanda.org/tryit.htm



海外学界喜欢讨论“文化震憾”。对于我了,到美国后的第一个”shock”(震憾),就是这个处处可闻的英文字眼:"try (试试)。"我是在新学期开始前夕赶到美国的。几天时间内,新生入学要找房子、办注册、办健康保险等好多事情,好歹在朋友的帮助下办妥。可是一到选课,我就抓了瞎:从小学(不,应该从三岁进托儿所开始)到大学,我们所上的课都是老师或“上面”给安排好了的,该读什么书,必修什么课,你可以偷懒、怠课甚至逃学,却从来不需要动脑筋去“选”。面对着一大厚本的本年度全校各系课程表,一时觉得像陷入了汪洋大海。硬着头皮去问系里的秘书,笑靥后面扔过来的就是这句话:“Just try it!(只管试!)” 最后问到中国同学,回答的仍旧是这个夹在中文里的字眼:“你自己去try吧!”



好,“try”在开学头一周,你可以胡“try”一气,尽管去试听任何一门课,不合适拍拍屁股便走,根本无须顾忌什么人的面色。不过,“试”定了课后你就不会那么出入随意了。我不敢多选,选了一门大课、一门小课(讨论课)。几乎每节大课,老师总要腾出至少十五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提问题。美国学生连珠炮似地发问,点到我头上,我却讷讷地只会回答一个“I don’t know”。老师微微一笑:“Just try it!”不是无问题可问,而是做从来就没有过这种当众向老师提问题的习惯。


轮到上小课就更够呛。那是研究生修的课,每读完一批阅读书目,指导教授就要求你“提出自己的见解”。几次照本宣科或者东拼西凑都被中途打断,“用你自己的思想说话!”有时甚至要求:“拿出你自己的体系(system)!”语无伦次之间,听到的还是这句话:“Just try it !”


一门大课好容易熬到了期中考试。我目瞪口呆:三小时的考试竟发下一大叠如同杂志厚薄的试卷,全是涂圈圈由电脑算分的选择题。赫然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说明文字:碰到你不懂的题目,千万不要留下空白,只管试着划上你的圈圈——“Just try it!”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背靠大树好乘凉”……小时候,关于“靠”的金玉良言。当我拳打脚“踹”(try)出了异国求学的第一步以后,我明白:往后,再不能靠爹娘、靠亲友了----靠自己去“try”吧!对着我瞪眼:“你就不能拉下脸皮去try一try 吗?!”



一年暑假,一位我教过他中文的、19岁的华裔小同学(父亲是一位名教授)无意间对我说起,假期里他准备与同学结伴,到北极圈内的阿拉斯加冰湖上替人破冰捕鱼,以便挣一笔钱到中国施行去。



而我的经历了留学的甘苦后,则想郑重其事地向国家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建议:把“try”这个英文字直接音译,变成“揣”或“踹”字的另一个确定的新义,收进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汇里去。至少,我们的下一代应该懂得:在自己精神的旗帜上,要抖擞着这个字眼:“try”。
UA
我说人生哪,如果赏过一回痛哭淋漓的风景,写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肩,也就够了。不要收藏美、钤印美,让美随风而逝。生命最清醉的时候,是将万里长江视为一匹白绢,裂帛。(简桢)
回应
0

使用道具 举报

RE: 在美国留学”Try”出留学新生活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在美国留学”Try”出留学新生活
https://bbs.gter.net/thread-76438-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