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2127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媒与新闻] 16fall传媒硕士DIY申请回顾 [复制链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5:24:32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Ivie_ 于 2019-4-18 09:13 编辑



写这篇文章有两个目的,一是想要回顾一下自己的申请旅程、毕竟这是迄今为止的人生做过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另一个目的就是想给之后有意向申请传媒全奖硕士、或者其他人文社科全奖硕士的人一个参考。我深深感激着这一路上所有人对我提供的帮助,于是我就很想以这样一种方式去帮助以后的人

为了方便阅读和方便读者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我列了目录,并且在每部分之前加了小标题。



CONTENTS 目录

v PART ONE: Offer & Ad

一些选校的tips,以及简单介绍一些会给传媒硕士(MA)全奖的项目和学校【本文重磅】

v PART TWO: Background

分析申请中硬背景和软背景的影响和大概标准,以及海外交换的作用【本文重磅】

v PART THREE: PS/SOP, CV/Resume, Writing Sample,and Rec Letters

人文社科申请中最最最重要的部分——各种文书(个人陈述、履历等等等)

vPART FOUR: Schedule & Timeline

申请季的时间节点和规划

v PART FIVE: Final Decision

尘埃落定以后最终择校的考虑要素




PART ONE: Offer & Ad


申请类别:传媒学术类硕士(MA in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tudies / Mass Communication)

主申方向:health comm + media effects + gender/women in media

申请结果:三个硕士全奖;一个介于半奖和全奖之间;三个普通录取




关于选校:

               

选校是一个复杂而又琐碎的过程,起步阶段可以通过论坛和学长学姐。寄托的offer榜就是很好的资源,可以通过搜索你目标申请专业历年学长学姐报offer的帖子来看,他们申请了哪些学校的项目,然后基本这些学校都可以初步放在自己的申请list里面。

               

初步选定一批学校以后一定要去学校项目的官方主页一项一项认真看,从申请要求到课程设置、从培养目标到教授资料,所有你需要的信息都会在页面上。如果看下来发现全部对味的话,那这所学校就可以正式加入申请列表。

               

我一般会把每个项目的教授信息一个个认真看过来,并把研究方向令我非常感兴趣的教授的资料全都整理在Evernote里面。之后,我会做的一件事情是看这些教授是从什么学校的什么项目毕业的,然后我就会再去看这个教授毕业学校的项目,看那个项目和自己是否match。这个过程是可以循环的,而且这样查找的方式比较高效、并不是无厘头地一通乱看。这样一来,手中的选校列表就逐渐丰满了起来。我一直认为申请这个复杂而又琐碎的过程中,做事效率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关于部分会给国际生传媒硕士全奖/半奖的项目:


很多人觉得出国读文科,尤其是硕士阶段,拿全奖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事实证明,文科硕士的全奖总是有的,只是比起理工科来真的要难拿很多很多,机会也少的多、钱也少的多,而且学校更偏向于把全奖发给美国人。为什么不容易拿呢,其实不难解释。首先,文科的经费本来就很少,而且全奖大多数情况是发给博士,会给硕士发全奖的学校少之又少。文科硕士如果要拿全奖,那么过去十有八九是要做助教的(有发fellowship的,但特别特别特别少),而文科助教,口头能力和笔杆子就尤为重要,语言能力必须非常过硬。试想,人家如果有非常qualified的native speakers也就是本国学生可以选择,那么为什么要冒这个风险来招一个bubbling baby一样的国际生来做助教?再者,美国大学招国际生当然是想着要圈钱的,但是招个全奖过去非但赚不到钱还得倒贴,所以你就得给学校倒贴你的理由,也就是你个人的价值和可以为项目做出的贡献。


归纳下来,拿全奖有两个要素:一是要选得一手好学校(把有可能给国际生发全奖的学校都仔细看一下),而且match程度一定要高;二是要证明你不仅可以在毫无压力地美国文科学习中survive,你还要有很棒的英语能力给美国人教书。


那么,除了标准化成绩(GTGPA)以外,如何可以证明第二项呢?以我申请为例,我在文书中提到自己在美国交换一年拿straight A’s,以此来证明我不需要花额外时间去survive美国的教学环境(国际生初到美国往往需要几个礼拜或者几个月来适应美国课堂和学习节奏,尤其是文科),这样一来,我就消除了他们关于我能不能顺利适应的concern;我又说到自己曾经教过托福、当过支教英语老师等等的经历,以此来证明我可以be a qualified TA;我还提到了自己在美国读书期间的三段research经历和在学术会议做presentation的经历等等,以此来证明我同时也可以be a qualified RA。不难发现,其实以上也就是提出论点自圆其说、说服他人的一个过程。当然,这只是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来讲明其中一部分要素而已,想要被全奖录取还是得综合其他各项来看。


部分给全奖、半奖传媒硕士项目(主要学术类):


Clemson; UMN Twin City; Purdue; UIUC; UGA; Ohio State; Marquette; Kent State; Syracuse; etc.




PART TWO: Background



关于本科学校背景:


本科档次对于申请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整体来说,美国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么care你的出身。而且具体学校和具体项目也不同,有的可能会挺看重,有的可能完全不在乎。如果本科学校很fair或者比较差,我只想说,本科学校档次是既定的事情,我们都无法改变,可以做的是尽力enhance其他方面,比如GT 和文书,因为美国总体来说是看你整体的application package。因此,不管本科学校如何,请大胆去申请自己的dream program。(本科牛校者请无视这段)学校硬背景的重要性在申请中可能存在,但并不是绝对的。


关于GPA


GPA还是挺重要的,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要求至少3.0/4.0,当然是越往上越好。曾经有些学校出现过比较令人无语的情况:学院发出了录取,然后研究生院审核的时候又以GPA不够的名义撤回了录取(论坛上看到华盛顿州立就这么干过)。对于要做TA/RA的人来说,GPA也特别重要,系里给了assistantship以后,研究生院也有可能因为GPA不够而撤回offer(请教yanyan姐以后得知的GPA不够的大概定义:大约3.2/4.0以下,仅供参考)。


GPA一直是我觉得很无语的一件事,因为国内每个学校算法不尽相同,有的学校算法很仁慈所以算出来相对很高,但有的学校算法奇葩(比如我校,算绩点时零头一个不留,89和80都是3.0,并且优良给的很少),整体GPA就低到令人发指。遇到这种被本校绩点算法坑到的情况,我认为可以补救的一个方式就是去做WES(或者其他被美国学校所认可的)认证,因为WES给每个中国学生都是用的统一标准(85就算4.0),算出来一般会比较好看。比如我做完WES认证GPA从3.21到了3.55。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接受WES成绩单,这些需要特别看清楚,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那一般就是没问题。我这次申请也并非每所学校都用上了WES,有的学校并不接收。WES要尽量早做,因为就算加急了也难免要耗时一个月甚至更久。



关于托福和出国前英文水平:


申请传媒类美研本身就对语言要求较高,100是底线,105左右是一个比较fair的水平,如果可以,尽量考到110左右。其中,口语speaking这项尤其重要,而这也是很多中国学生的短板,如果传媒类想要带TA/RA录取,那么请尽量至少考到24左右,有的学校的传媒会要求S至少有26或者27(普度)甚至于28(俄亥俄州立)。

当然了,如果托福真的非常低(100以下),强申传媒也可以,最后总会申到学校,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话意义就不是很大了,因为出国前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其实是为自己今后在美国人文社科类课堂可以survive负责。我本科交换时上过Jour 的新闻写作课程,当时就觉得自己是个sb:打字速度是native的一半,写出来的东西和他们比起来像中学生,说话跟他们一比也像是个bubbling baby。上Comm的课也不轻松,每节课都有海量阅读作业,大小paper周周都有,课堂presentation和师生互动也占很大一部分,课堂积极举手发言很重要。所以,如果不把语言关过掉,别提在那样一个环境下茁壮成长了,连基本生存都会有问题。在美国课堂语言不自信你当然可以hide yourself  in the background,没有人会强迫你发言或是其他,但是那样的话,尤其对于人文社科,出国留学的意义又何在呢?对于学新闻传媒的学生来说,把英语水平弄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再出去是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为家里的投资负责


关于GRE


对于申请传媒的人来说,Verbal比较重要,150以上比较勉强,155以上可以凑合,Q不重要,甚至可以无视(传媒本身就不太看Q,而且一般中国人都可以考出一个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成绩),AW的话,既然我的3.0也没有影响拿全奖,那说明重要性可能一般,当然这只是猜测,还是高一些比较保险。申请传媒不要看自己GRE总分,要Verbal,看Verbal


其实关于鸡阿姨在传媒申请中的重要性众说纷纭,也有说根本不重要的。但是不管如何,保险起见还是一定要考一个至少比较fair的verbal分数。对于传媒来说,可以肯定的一点是,T的重要性肯定大于G,所以可以更加注重T的提升。


关于出国交换:


本科期间出国交换对未来申请究竟有没有用是很多人都会想知道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交换过的人,我想说,那得看你去哪个国家、交换多久、怎么利用交换这段时间


首先要声明的一点是,交换和游学完全是两回事,很多人会把他们划等号,总觉得去了国外学校一段时间就叫交换、或者把交换就叫做游学。游学一般不会太selective,如果家里资金足够、可以承担项目和生活费用、英语过得去,就可以报名参加,时间一般会在寒暑假,持续周期较短,以星期为单位。交换是学校之间的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有竞争力的本校GPA、正式的语言成绩(托雅)也是必须的,交换时间一般以一学期或者一学年为单位,去了对方学校以后就拥有正式注册的本科学生身份、和学校里的在籍本科生一样选课、一样修学分,学校不会因为你是交换生而让你少写半个字作业、或是考试降低任何门槛,因为你就是这个学校的正式成员。


如果出国交换,那么去目标申研国家的学校最为理想,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提前适应这个国家的学习生活,也可以用这段经历说服想申请的研究生项目招你的风险性小(不用担心适应不了之类),然后拿到本国教授推荐信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认真用心去过好交换那一年/那一学期(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单、其他学术成果),如果纯粹只是去体验一下国外生活到处吃喝玩乐,那自然另当别论。


交换时间其实一学年(也就是两学期)是最为理想的,因为第一学期还是要花很久来适应课堂和校园,尤其是人文社科。真正可以出产的应该是在第二学期,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有了第一学期的适应和各种基础,参加research和各种活动之类的也会更加知道应该怎么上手、对于自己的规划也会更加清楚。我当时交换,那几段对我申请研究生全奖有着重大意义的research experience和presentation都是第二学期的成果。


有关于交换这段时间的利用,我的法则是拼命学习拼命玩,生活既不能少了全A、更不能少了和各国朋友一起hang out还有到处旅游(所以我最后既有straight A’s和一堆research在手、又收获了特别宝贵的和各国朋友的友谊,足迹也遍布东海岸很多地方)。除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以外,课后要在教授们的office hours多找他们交流学术和研究,包括有任何申请上、就业上的问题,feel free to ask them,毕竟教授们都是过来人,与他们交谈会有非常大的收获,也能争取到很多的research之类的宝贵机会。在异国千万不要害羞与畏缩,不要concern过多语言问题,也不要担心文化差异,教授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般会很open-minded也很耐心。communication本身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而且作为comm的学生更要懂得如何交流。交换的那一年,因为比较积极主动,我几乎和每一个教过我的教授都非常熟,包括回国以后也和他们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在我交换一年的学习生涯、和回国以后的申请阶段都帮了我很多,而且我确信这种联系还会继续保持下去。一开始别扭和紧张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要不断push自己去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一句话,要努力走出comfort zone


关于软实力的提升:

               

如果是申请学术类硕士、今后想走科研路线、并且目标是在高校就职的,那么多参加有质量的research、并且深度involved,就是最有意义软实力的提升。


如果是实践派,想在业界呼风唤雨的,那么多参加高质量的实习是最有意义的。是否是在big name实习无所谓,重要的是能在实习当中学到东西、并且能把这些宝贵的东西写进PS。


其他诸如志愿者、比赛得奖、奖学金之类的,都应该是基于以上两者的锦上添花。最注重的还是应该拥有以上提到的核心软实力。



PART THREE: PS/SOP, CV/Resume, Writing Sample,and Rec Letters


PS和WritingSample是我在这次DIY申请中唯一花了刚需费用(申请费考试费等等)以外的钱的东西,叫水平比较高的native speaker改了一下,然后也有通过Skype麻烦美国老师帮我proofread和小改小磨。我作为一个申请界的铁公鸡(额 ),懒得花费一分钱在GT报班或者中介上,却愿意为文书砸两千块钱(钱要花在刀刃上啊),那么就可以见得好的文书对于人文社科类的申请是多么的重要。


我的推荐信来自美国教授+国内教授。不同学校不同组合,以三个美国教授为主,一个CommMedia的PhDinstructor,一个Comm Media的assistant prof + assistant chair,一个J&PR专业的associate prof + chairwoman,三位老师都教过我课(全A),而且课后我和她们有非常多的互动和非常紧密的联系,包括合作research和paper还有一起参加杂七杂八活动等等,所以她们对我非常非常了解,并且我比较确信他们对我都是正面印象。在此也真的特别感激各位老师不辞辛苦,为我及时上传了十所学校的推荐信,并且没有任何一封超过了ddl。


关于文书——CV/Resume


CV/Resume,也就是履历,PS应当相辅相成,格式挺重要的,内容怎么安排就参考你要申请的学校的教授们、或者研究生博士生们的CV样式(一般这些信息都会在program主页的人物介绍板块公开)。以前我在马凯特官网看到一些关于写简历的tips感到很全面很实用,要点基本都写到了,搬到这里给大家参考:


A few points that an applicant may want to include in his/her resume:

Contact information: name, address, e-mail, phone; Professional career objective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degrees conferred; Pertinent internships and employment history; Honors and achievements; List of published articles; Research experience; (Sometimes) Skills relevant to the program for which he/she is applying; Information demonstrating his/her personality and non-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hobbies


如果你面临的问题不是格式或者内容安排问题,而是没啥内容可写的话,那唯一的建议就好好丰富你的经历(或者洗洗睡吧)。


关于文书——PS/SOP


PS(personalstatement )/ SOP(statement of purpose)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简单粗暴地讲,写个人陈述的目的就在于,告诉学校你为什么要选他 + 告诉学校他为什么要选你(Why XXX University? Whyme?。PS绝对不能是加长版的CV,如果只是把CV上的事情流水账式地陈述一遍,那这样的PS是很失败的。


那么一篇好的PS应该是什么样的呢?PS最高指导思想:match,要match,要match。所谓match,就是告诉学校,他们的哪些特点(师资、研究方向、课程、lab/center、培养目标等等)吸引了你让你选择了他们、这些特点可以如何助你的职业规划和未来生涯一臂之力;同时,你还要告诉学校他们为什么要选你,你的哪些特点(相关科研/实习经历、身上的独特品质、学习兴趣、发展方向、职业规划等等)可以证明你是这所学校所需要的学生。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思路而已,真正操作的时候,包括内容段落怎么安排、某件事情如何叙述、怎么写出有价值的心得体悟等等,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琢磨、反复修改。


在动笔写文书之前,我的建议是先Google一些比较成功优秀的文书案例(同类或相近专业)认真琢磨。如果可以,不妨请教美国大学的教授或者从美国大学硕博毕业的中国教授指点。学长学姐也是重要资源,他们的建议和意见都非常重要。我当时写文书效率很高,第一稿就得到了yanyan姐和米国博士的好评,原因就是我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才开始动笔,并且我的履历让我有大量干货可以往上写。


还有一点,每个学校的PS必须不一样,如果指望一稿文书走天下,那么我只能说请不要浪费你的申请费了。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气质,有针对性地去写每个学校的文书非常重要。在申不同学校的时候应该反复琢磨官网、仔细tailor文书。


关于文书——Writing Sample

               

对于学术类申请,writing sample很重要,因为要体现学术写作能力,一般就是提交researchproposal(大概就是:introduction简单介绍背景、literature review汇总大量相关的过往文献和研究、提出hypothesis或者research questions、method研究方法,还有references引用)。其实真正做起学术来是个既耗精力又容易打脸的过程,写着写着就发现和前面的一些内容冲突了。所以写writing sample的过程也是在考验自己是否真的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下去。


关于推荐信:


推荐信的话,大多数学校我是让三位美国交换时的专业课老师帮我提交的。原因是我感觉国内推荐信含金量可能不那么高,因为毕竟很多情况是自己写自己,自己夸自己(额- -),这点其实美国招生官心里也都清楚。用yanyan姐的话来说,美国人招中国学生又不是只招了几天,已经招了那么几十年了,这点行情还会不知道么。


但是,即便如此,推荐信还是要好好写,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了解自己的美国教授推荐。如果自己给自己写,也要写的非常中肯和有细节


推荐人的名气问题一般不用太考虑,除非是圈内知名巨大牛或者和目标学校有特殊connection(有牛推当然是好的),否则找谁其实都差别不大,最重要的是那个推荐人一定要足够了解你,和你一起经过事情,明白你身上的好的品质,并且能够用细节和具体事件来例证。因为我的美国老师们给我看过她们给我写的推荐信,感觉就是要中肯加上有细节。其实这个有点类似托福作文:论点清晰、举例自圆其说。


再插一句如何在交换时和教授保持良好健康的关系和顺利拿到国外教授的高质量推荐信:在自身有学术实力、想法很多而且很精彩、敢于吃苦耐劳的基础上,用心并且真诚地经营人脉,哪怕是回国之后,也要记得隔几个礼拜和教授们update一下你的近况,逢年过节发一些真诚的祝福邮件。这并不是瞎套近乎,良好而健康的人际关系都是自己靠用心经营出来的。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你需要有学术实力和潜力,如果自己很水的话,那你再能social也很难拿到一封质量很高的推荐信。


(接下文)




已有 3 人评分寄托币 声望 收起 理由
鲁鲁 + 1 瞻仰膜拜
fy2111 + 50 + 5 感谢分享
朱猫咪 + 50 + 5 感谢分享

总评分: 寄托币 + 100  声望 + 11   查看全部投币

回应
49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6-4-2 15:25:2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vie_ 于 2019-4-18 09:04 编辑

(接上文)


PART FOUR: Schedule & Timeline (August 2015 –March 2016)


August 2015         申请季正式开启,全职实习+零碎时间备战GRE

September 2015   每周两天上课 两天实习 一天辅修+零碎时间备战GRE (09.06 GRE@杭州)

October 2015       每周两天上课 两天实习 一天辅修+零碎时间同时备战TOEFL & GRE

                           (10.11 TOEFL@南京; 10.30 GRE@上海)

November 2015   每周两天上课+初步选校+各种文书工作起步(主要PS)

December 2015    学校期末+选校+大量文书工作(PS +Writing Sample)+网申

January 2016       少量文书工作(PS各种修补)+网申



关于时间节点:


GT GT GT。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由我的timeline可以看出,如果GT放到九月以后,那么barely有重刷的机会,都需要一次尽量过,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心理压力也会比较大。其实GT应该是大四之前(如果是应届生)就应该搞定的事情。我还记得自己八九十三个月同时经历课业、实习、GT的巨大压力,当时只能抽出坐地铁通勤的时间来背单词、一秒都不敢浪费,刷题也没法完整拿出大片时间,都是依靠清早上班上学前的时间、午饭休息、晚上很晚回到家之后那一点碎片时间。十月准备托福甚至只抽出了考前的一周左右碎片时间,也难怪考得不理想,但因为时间紧迫所以并没有多余时间精力重刷。那三个月是最煎熬的三个月,准备不完的GT、完全未知的未来。还记得有一次晚上住学校,室友第二天告诉我说她半夜失眠听到我说了梦话:“好烦躁”,现在想来,当时压力是得有多大。所以,我还是建议,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全脱产或者半脱产准备GT


备考GT尽量不要与选校文书放在一起,先把GT搞定之后再定下心来做那些工作。备考G是需要大量精力的,很难分出心来准备其他东西。如果把这些事情都同步做反而容易两头都顾不好。


选校要在九月十月就开始操作,如果像我一样11月才开始选校,后果就是12月中旬前截止的学校几乎来不及申,因为文书之类都要花很大力气。选校比较晚也容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疏漏,可能会错过适合自己的项目。传媒类项目rolling的不多,一般都是十二月初、十二月中旬、十二月底一月初、一月中旬、一月底二月初、二月中旬这些时间节点截止。


如果说你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已经时间不早了,那也不用气馁,因为有时候deadline可以激发出很大潜力。Anyway,不管什么时间节点开始,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



PART FIVE: Final Decision



关于最终择校:


项目和你的匹配程度选项目和找对象是一样的,各方面看着顺眼才行,最好你们之间要有spark(看到这个项目有种真的很心动的感觉)。如果是学术类,那么很大程度要参考你以后想做的方向,系里是不是有这个方向的老师可以带你,如果有的话,老师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学术类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培养目标也是大同小异(我指继续深造和进学界),所以主要看清research interests是否match才是学术类择校的王道。至于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就显得更为重要,有没有你感兴趣领域的专业课老师也很重要,还有实习机会、培养目标等等,一定要和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规划非常匹配。


性价比出国留学费用也是个大问题,除了要看项目和自己多匹配外,也要考虑学费生活费对自己的家庭来说是否affordable。私立和公立光学费就有着天差地别(比如一年学费要50kUSD左右的某些私立和一年学费15kUSD都不到的UT,花费还是差很多的),而大城市和大农村的生活费(主要租房)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地理位置除了个人喜好之外(城乡冷暖等问题),要着重考虑专业需要。以传媒专业为例,如果你是学术派、以后想深造和在研究领域继续发展的,那么城市乡野都无所谓;而如果你是实践派、最终是要投向业界的怀抱,那么应该尽量去大城市、并且是媒体工作实习资源非常充足的大城市(纽约、波士顿等等等),因为对于实践类硕士来说,实习机会特别重要。


留美or回国发展有关这一条,择校原则简单暴力——如果留美,专业实力>综排;如果回国发展,综排/学校整体名望>everything。但其实综排本来就只是给本科生看的,不然干嘛叫college rankings呢,研究生院是graduate school啊。whatever,国内是不怎么care这些的,所以如果要回国认准综排就好。







已有 2 人评分寄托币 声望 收起 理由
星光入海 + 1 comprehensive,constructive and match
fy2111 + 50 + 5 感谢分享

总评分: 寄托币 + 50  声望 + 6   查看全部投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6-4-3 12:38:09 |显示全部楼层
kensixu 发表于 2016-4-2 17:31
嗷ivie的帖子,先占个沙发哈哈

哈哈 是群里的小伙伴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6-4-3 12:38:56 |显示全部楼层
如也不空空 发表于 2016-4-2 22:17
Ivie好赞!!!我要是有你这么个学姐就好了 嘤嘤

爱你!!也是申请完才摸清了路子哈哈。。希望不会误人子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5
发表于 2016-4-3 12:40:35 |显示全部楼层
beerbelly 发表于 2016-4-3 03:13
赞~

不过楼主的经验,特别是文书那部分,更适用于定量研究为主的硕士项目吧。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分享定性 ...

诶对谢谢提醒!我应该注明一下ws写法是比较偏向做定量的。。不过其实WS这部分我觉得自己掌握程度比较水,也没敢写太多,打算等硕士阶段受到比较完整系统的训练以后再来补,如果我还记得的话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6
发表于 2016-4-3 23:04:02 |显示全部楼层
cocostrabala 发表于 2016-4-3 17:34
太震撼了,真的很努力啊,谢谢你把这些写出来,你要是去年就写,我估计现在我申到的就是传媒啦哈哈,

另 ...

要看学校和学院有没有机会,可以问下小秘啦~
传媒的话,我以前听说UTA有学姐第二年当了TA还是RA的。然后雪城也有学姐是第二年争取到了IA。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7
发表于 2016-4-4 08:49:31 |显示全部楼层
MrChristy 发表于 2016-4-4 00:58
在群里默默目睹了报offer的全过程……好厉害!而且目标明确很有规划~谢谢分享~
现在读的一年的comm过程感觉 ...

前辈好!前辈是羊驼群的吗^_^  我之前在美国交换一年的时候也是这个感觉,第一学期需要挺久才能survive课堂,第二学期才可以逐步开始有些出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8
发表于 2016-4-5 15:36:33 |显示全部楼层
要变彩色的熊猫 发表于 2016-4-4 16:54
瓜娃子来给我Vie顶帖子了!
Ivie从进群开始活跃以来就是我在羊驼群同申16Fall伙伴中的榜样,看着你一路从第 ...

蟹蟹我熊!其实我也希望有甜蜜的烦恼可以纠结一下啊哈哈哈。珍惜每一段独一无二的旅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9
发表于 2016-4-7 12:06:12 |显示全部楼层
adrienne.lu 发表于 2016-4-6 08:33
看完之后真的很感动,给了我很多启发。一步步的探索,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才成就今天满意的结果。 ...

呜呜呜蟹蟹!!! 从大家身上我也学到了超多,大家都超棒!哎呀不过毕竟我申的学校也都不是啥big name啦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10
发表于 2016-4-7 12:06:45 |显示全部楼层
莎莫有双神给的舞鞋 发表于 2016-4-6 19:05
IVIE和熊猫猫你们都是真女神啊,又厉害又励志又谦虚还温油~
看完超感动!再次big cong!

其实Ivie,不温油,是个汉子,哈哈哈。看好你inin!在荷马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11
发表于 2016-4-8 11:34:40 |显示全部楼层
MrChristy 发表于 2016-4-7 12:19
哈哈不算前辈啦,是羊驼群的同好,握爪~然而最后选择待在香港了哈哈,不过群里很多传媒的讨论不管在哪儿读 ...

WOW我觉得能留在HK工作生活也超厉害诶!我也感觉群里的各种信息都很有用哈哈,从申请到求职到各种,而且有好多厉害的同伴这是重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12
发表于 2016-4-14 08:21:41 |显示全部楼层
kinyapop 发表于 2016-4-13 03:01
Purdue 招进去就是全奖。。。这谣言也不知道谁传出来的。。。

请参照官网FAQ页面。如果觉得这是谣言也可以直接问在读学姐or小秘(Deanna Bush: bushd@purdue.edu

官网说明复制黏贴如下:

What kind of financial assistance is available?

Students rarely can afford to attend graduate school without financial assistance. We try to offer every student whom we admit to our graduate program a teaching assistantship, provided oral English proficiency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e teaching assistantship waives tuition as well as most student fees and pays a monthly salary. We also nominate especially talented students for school and university fellowships.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eaching assistantships and fellowship opportunities, look here.

Return to top.


Source: https://www.cla.purdue.edu/commu ... _students/faqs.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13
发表于 2016-4-15 09:51:17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有你 发表于 2016-4-14 16:45
真心的恭喜楼主。写的很细啊。

蟹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14
发表于 2016-4-22 10:22:22 |显示全部楼层
dafuyuan 发表于 2016-4-19 21:30
写的棒棒哎支持一下

踢踢么么哒!以后欢迎来我这里过冬……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48
寄托币
1114
注册时间
2014-3-5
精华
0
帖子
183

美版2016offer达人 人文版offer勋章

15
发表于 2016-4-30 20:20:34 |显示全部楼层
Rena_Wang 发表于 2016-4-30 01:16
女神好棒啊!!
同申传媒,觉得这个专业能申到奖的真的太少了啊,学姐真的厉害~
顺便问一句,17fall申请, ...

哈哈蟹蟹~~~ 群号私信给你哈,里面都是传媒的各种前辈和申友~

使用道具 举报

RE: 16fall传媒硕士DIY申请回顾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16fall传媒硕士DIY申请回顾
https://bbs.gter.net/thread-1962354-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关闭

站长推荐

寄托私房话 | 直播!法律系就业经验分享
揭秘留学律师回国能赚多少money? 6月6日晚19:30见!

查看 »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