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楼主: lxyc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筑出国读研去欧洲好还是去美国?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声望
1033
寄托币
1689
注册时间
2009-2-25
精华
17
帖子
252

Scorpio天蝎座 在任资深版主

31
发表于 2010-6-5 14:47:35 |只看该作者
“至于建筑教育嘛~个人在听完美国哈佛,普大,耶鲁等老师的课和LECTURE以及AA,ETH等的以后彻底是欧洲的死忠。。。”
解释一下吧呵呵 6# runawaycow
小萝卜头 发表于 2010-6-2 01:58



可能是自己的偏见吧。。感觉美国搞SOCIAL,不如荷兰,人文不如法国,极端前卫不如英国,扎扎实实做建筑不如德语区。。。而且强烈感觉就是一个大熔炉,觉得什么都有可是什么都不强,什么都是皮毛。各个学校的PROGRAM尤其是名校的越来越相似,老师学生的作品也跟风的很厉害。。。当然跟美国文化也有关系。。。
然后感觉欧洲是真正的文化冲突,各个地方大家背景不同想法不同背景不同所以有了不同建筑风格,美国是相似的人,差不多的背景做着有些不同的事情。。

以上只是大概而已,美国也有特立独行的学校如COOPER UNION,欧洲也有很主流的学校。。

个人感觉是本科最好多了解了解各个方向,然后研究生深入一两个方向。。
已有 1 人评分声望 收起 理由
cctvvv + 2 你口才很不错

总评分: 声望 + 2   查看全部投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声望
1033
寄托币
1689
注册时间
2009-2-25
精华
17
帖子
252

Scorpio天蝎座 在任资深版主

32
发表于 2010-6-5 14:57:48 |只看该作者
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应该不那么实用吧。。。即使是研究生。。。好多还是需要工作后才开始认真接触的 20# susanshuo
小萝卜头 发表于 2010-6-2 02:07


不是说实用,而是态度。。美国的训练很多时候是要概念,要分析图,要效果图。。然后到这里就差不多了。。。

有的地方比如德国,不仅是以上,(可能这里做的不如美国那么炫,那么天花乱坠)他们对于建筑表现和概念的推敲一直延伸到比如:空间比例,转角,一点点抠,包括柱子,扶手,们的花纹,乃至地转的图案,怎么拼接都要认真想一想。更别提媲美工科的结构,材料,环保技术的。

个人对这两者建筑的感觉是(普遍的,非名设计师),美国经常效果极其炫,概念讲的天花乱坠,然后出来东西。。。恩,有落差。。

德国有时候效果朴实,概念正常(人文啊,社会关怀啊)但是出来的东西出乎意料的耐看。。

使用道具 举报

声望
690
寄托币
6452
注册时间
2010-1-30
精华
2
帖子
1162

荣誉版主 寄托与我 Cancer巨蟹座 Golden Apple 德意志之心

33
发表于 2010-6-5 17:06:23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自己的偏见吧。。感觉美国搞SOCIAL,不如荷兰,人文不如法国,极端前卫不如英国,扎扎实实做建筑不如德语区。。。而且强烈感觉就是一个大熔炉,觉得什么都有可是什么都不强,什么都是皮毛。各个学校的PR ...
runawaycow 发表于 2010-6-5 14:47
兄弟你说话太绝对了,低调点吧。
已有 1 人评分声望 收起 理由
runawaycow + 1 多谢提醒哈~最近有点受刺激= =

总评分: 声望 + 1   查看全部投币

Ich bin in der Lage,die Situation zu verbessern!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11
寄托币
691
注册时间
2010-3-16
精华
0
帖子
12
34
发表于 2010-6-5 17:55:50 |只看该作者
别的地方不清楚,至少在巴黎,如果你不指望赚钱(月薪500.600欧)的话工作还是能找到的,前提是正式的国立大学出来,没有太大问题。然后转正后基本就是个最低工资1000~1500欧/月。

瑞士ETH基本不用指望本地找 ...
runawaycow 发表于 2010-3-31 21:04


感觉学第二语言还真是很艰巨DI~学个德语,意大利语这样的东西可能就要从大一大二开始学~而且一直纠结你到毕业,需要很大的毅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78
寄托币
1696
注册时间
2007-2-10
精华
1
帖子
24
35
发表于 2010-6-5 18:34:58 |只看该作者
从回国工作的层面来看,我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是,美国名校海龟这几年太多了,HR挑到眼花,而且标准极为苛刻(比较好的公司)
反倒是ETH、DELFT这些学校的学生,因为能给设计团队带来比较新鲜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有时候反而比美国的硕士受青睐
已有 1 人评分声望 收起 理由
ARRK + 1 good point

总评分: 声望 + 1   查看全部投币

勤劳勇敢,吃喝玩乐,没心没肺,长命百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11
寄托币
691
注册时间
2010-3-16
精华
0
帖子
12
36
发表于 2010-6-6 12:32:29 |只看该作者
从回国工作的层面来看,我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是,美国名校海龟这几年太多了,HR挑到眼花,而且标准极为苛刻(比较好的公司)
反倒是ETH、DELFT这些学校的学生,因为能给设计团队带来比较新鲜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有时候 ...
cynthia_xk 发表于 2010-6-5 18:34


想知道更加详细的情况~比如DELFT的学生提供了啥新鲜的设计思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78
寄托币
1696
注册时间
2007-2-10
精华
1
帖子
24
37
发表于 2010-6-7 01:18:46 |只看该作者
我认识的一个学姐,DELFT毕业的,在画diagram时的思路和美国海龟很不同,感觉从区域尺度、社会因素等方面的考虑更多一些
当然这个说起来太抽象了,但是你看她具体做一个项目时是能感觉到思维差异的

36# ARRK
勤劳勇敢,吃喝玩乐,没心没肺,长命百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6
寄托币
129
注册时间
2010-6-30
精华
0
帖子
1
38
发表于 2010-7-1 12:25:51 |只看该作者
不是说实用,而是态度。。美国的训练很多时候是要概念,要分析图,要效果图。。然后到这里就差不多了。。。

有的地方比如德国,不仅是以上,(可能这里做的不如美国那么炫,那么天花乱坠)他们对于建筑表现和 ...
runawaycow 发表于 2010-6-5 14:57


这位兄弟说话太绝对了吧,如果只是看过美国学生的作品而没有真正在美国这边STUDIO里混过的话,对真正思维训练的方向和细度是很难有体会的。依我个人的体验,美国建筑院学校侧重点差异且不说,指导学生作CRITIC这种事,真是细化到即使在同一个学校,每个导师的设计思维不同影响的风格就可以千差万别。曾经在过一个STUDIO是由5个不同背景的老师轮流带,从工程到设计到房地产都有,自然而然其中思维的DYNAMIC RANGE和自动POSE在学生身上的关于设计的思考是巨大的。您说的那种只是徒有吸引眼球的设计不是没有,但以本人的有限经验来看,这类作品一旦出现还是无一例外被温和地否定的。到这里就差不多了。。。这种话不知您是从何根据而来?

您说美国学校风格接近,那是因为它们本来就都有强大的包容性,习惯在不断的拷问各个可能性,不断探索虚心学习各种历史、理论的哲学,这样的包容性就是美国精神最大的特点。当然,美国人对欧洲历史和文化一向尊重喜爱。但是相比欧洲学校而言,美国更敢于站在客观的角度把一切重新归纳整理加以新的洗牌。漫步纽约大区街头,建筑风格和规划理念就是一部浓缩的人文史,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荷兰式,新艺术,现代,后现代,有形的建筑形态反映着没有止境的探索、屏弃、创造,而整个用时仅区区四百年时间。如果这种精神就是您说的所谓没有特点,那这到是说明我们对特点的哲学定义不同了。如果看起来它让您觉得这意味着广而不专,那我真诚的希望您来美国待长一段时间,仔细体味痴呆美国人做事的执拗。

说到底,欧洲与美国间是有历史沉淀和没有历史沉淀的区别,一个靠厚实老本支撑,一个靠探索精神推动。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后者的优势在于,没有架子的包容性与学术开放性正一如既往地吸引着全世界最优秀的脑子。

已有 2 人评分寄托币 声望 收起 理由
melty + 20 + 5 说得很精彩,佩服~
runawaycow + 1 ^_^

总评分: 寄托币 + 20  声望 + 6   查看全部投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声望
1033
寄托币
1689
注册时间
2009-2-25
精华
17
帖子
252

Scorpio天蝎座 在任资深版主

39
发表于 2010-7-1 14:27:00 |只看该作者
这位兄弟说话太绝对了吧,如果只是看过美国学生的作品而没有真正在美国这边STUDIO里混过的话,对真正思维训练的方向和细度是很难有体会的。依我个人的体验,美国建筑院学校侧重点差异且不说,指导学生作CRITIC这 ...
Rosicrucian 发表于 2010-7-1 12:25



爬过。。。。旅游回来这贴怎么还浮在上面。。。

所以说是个人偏见么。。。至少我大学三年内带过我的设计课老师分别是普大,普大+MIT,巴黎*2,ETH,AA,COOPER UNION, 哥大的毕业生(都是年轻的),同班其他老师基本也是类似背景。大家期末吧作品展一下每个老师的风格绝对一目了然,别的不敢说,但是只要一开始CRIT基本分的清楚哪些是德语区,哪些法国,哪些是英国(AA,UCL)哪些是美国。。。至少我身边的是这样的。不是说侧重点,而是说思维方式。打个比方,之前在巴黎交流的时候有一门课时图书馆设计,这门课开始半个学期全是在读书,各种人文历史,从图书馆起源讲起,研究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作用等等。写东西跟写书似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并不全部)代表了法国的一些特点。而至少带过我的美国老师这种情况下一般是环境分析一下,找找要改善的,或者说概念(比如为社区提供中心,或者链接周边社区,或者使不同阶层的人们加强交流,或者强调某个宣言。。)然后大半个学期通过各种分析从不管是形体,空间,工程,绿化等方面来表现出那些概念。然后听LECTURE也是,基本上就年轻的实践建筑师(不是做理论的)我听过的LECTURE而言,美国的基本是photo+DIAGRAM+RENDERING+少量施工或建成的,德语区的基本都是施工或实地照片,概念通过比如说柱子怎么做,门板上的花纹怎么印,空间的比例,材料来体现,或者如何通过工程来做一些超轻结构啊,扭曲的形体。。AA的形体非常炫绝对超出其他一大截,基本在讲形体的推敲延伸过程。。

当然,以上是个人的最主要的印象,不是说干什么,而是说思维方式。法国也有搞概念的,美国也有做工程的,德国也有玩形体。。美国确实有最多元化的老师,但是不可否认至少很多名校,主流院校的毕业生都有强烈的美国式的标签和思维定式(至少我认识的十几二十个TOP 10的40岁以下的毕业生是这样的),打个比方,库哈斯的ROMAN SYSTEM, 和大跃进(前几章)的作者也带过我历史,一个是哈佛的,一个是法国的,这两篇的主题有很强的连贯性,但是一看他们写的东西,一上他们的课就会感到非常不同的切入点和视角。对待同一件事,比如说历史,美国的老师(哥大,哈佛的PHD)会很系统的把每个建筑师放到历史大背景环境中连贯的讲比如对建筑的传承和启蒙,对社会的反应,然后给一些补充的阅读。而法国的很多老师不喜欢拿比如建筑史类型的书讲或者后人的评价,更偏向给很多那个建筑师自己的手稿,原著,信件,那个时代的哲学文学书籍原著,然后帮忙分析却从不给一个系统的理论等等,最后让自己感受总结。一些法国朋友根本不能系统的讲下来19,20世纪的建筑史,却能对每个建筑师有非常感性的认识,总结不少古怪的结论。。

总之我碰到的是这种情况,也欢迎大家吧自己的见闻分享出来以供大家参考^_^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6
寄托币
129
注册时间
2010-6-30
精华
0
帖子
1
40
发表于 2010-7-1 18:02:33 |只看该作者
39# runawaycow

谢谢你的回复,看得出非常细心!虽然我没有很多切身经历,但可以肯定你说的思维的切入点差异的存在。虽然我在美国读书,但是说实话我个人非常喜欢背景出自欧洲的老师(大都是第N代移民),看问题可以一针见血,不容易被思维绊住。相比之下,大都美国教授则卖力勤恳地做学究,可能绕很多弯路,却很塌实。放在设计上,也是千差万别,有特别喜欢走PROBLEM SOLVING路线对每一英寸台阶高度都不马虎的,也有特别形而上,套理论的,这里面就好象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国家文化差异了,但总的来说细腻的东西偏少些。

我非常赞同你的感觉,如果看作品,感觉现在美国TOP设计院都有些张牙舞爪。大多数美国人人权意识比较重,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对一点点小IDEA都会引以为傲无限放大。容易看见看得见的,却不容易看见看不见的。学术上学究们确实厉害,设计上这点美国确实需要多一点讲实战的人。毕竟设计是要最后立足于生活的轨道上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12
寄托币
237
注册时间
2010-8-13
精华
0
帖子
27
41
发表于 2011-4-8 17:27:16 |只看该作者
看过跑跑版主的总结贴,最后去了哥大,呵呵想不到原来还几乎压倒性的推崇欧洲呢~~
难道还是IVY的吸引大。。

使用道具 举报

RE: 建筑出国读研去欧洲好还是去美国?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建筑出国读研去欧洲好还是去美国?
https://bbs.gter.net/thread-1077615-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