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732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这个女孩儿的励志出国路,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理由。(下) [复制链接]

Rank: 1

声望
0
寄托币
51
注册时间
2011-8-19
精华
0
帖子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7:20: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的男朋友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他是一个非常push 非常有毅力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哪怕只有1% 的希望,也要用100%的努力去争取。他的本科是北大化学系的,毕业后没有直接出国,跑到清华生物做了一年technician,从化学到生物,从北大到清华实验室的转化,很多东西需要从头开始。但是他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个from scratch的过程,实现了飞跃。


如果一个人在很顺利的时候,周围人蜂拥而上追捧她,喜欢她,这不算什么。可是,在我最落魄的时候,那 么牛的他却不因为我们俩背景上的差距嫌弃我,反而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把我一点点从自暴自弃的边缘拉回来。感动,因为心里的温暖不在那么血肉模糊。一个 女人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我想,没有什么比这样的事情更幸福的了。


09年8月底,他出国了,那时候,我们刚刚开始不到两个月。我们就要开始传说中分手率极高变数极大的 异国恋了。等待,在时间的指缝中掩面扑来,空气里都是怨气的蒸腾。一个人走到大街上,看着满街的情侣双手紧扣,而你,只能紧握着手机,告诉自己,幸福就在 当手机铃声响起时那个不显示电话号码的电话。一个人哭,一个人笑。一个人坚强,当思念实在无法承受的时候,只能通过博客的边边角角写下自己的心情。时差 13个小时,为了能在skype上视频,我们两个,一个改为美国作息时间,晚上8点开始睡觉,深夜1点多爬起来,读书,挂skype,一个熬夜到凌晨6 点,才昏昏沉沉睡去,这样能基本保证差不多20个小时能够随时联系上的。


这样的日子,我们持续了一年零5个月,以10年12月11号我来到纽约的时候,痛苦才宣告结束。


当年我申请联合国实习的时候,因为正好掐在了截止的时间,是他,连续两天陪我申请联合国,填写那些繁 琐的表格,给我的PS 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改了又改,几经定稿。从PS 到工作的description,每项工作各写1000-3000字,到两天内看完一本书并根据书里的要点加进自己的PS,到四处找教授写推荐信,校园里 四处乱逛上串下跳开在读证明,这一切,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在我按时上课的情况下。两天两夜不休不眠终于完成了申请,于是,有了据传说3万个申请者里挑出 200个的offer。


申请哥大的时候,老公逼着我在11月21号提交(我是申请的心理学方向的一个分支),老公帮我去哥大 陶瓷,联系教授,没有专业背景的我被迫在两个多月内抱着大头部的书看,到处找institute做实习,collect data,每周要commute 来回4个多小时跑去很远的地方实习,再昏沉沉的回去写PS,后来,我实习的institute 主管,也是哥大毕业的PhD 亲自给我写了推荐信。 再后来,在我签证前的4天,哥大教授给我发来了本土face-to-face invitation letter,再后来,有了长达1个半小时的面试,再后来,我开始跟着在读学生去实习去旁听,然后,在11年1月24号的时候,终于等来了那句 congratulation。我成了program里那么多年来第二个从中国大陆来的学生。整个11月,是我觉得10年里最长的一个月,每天不到4小时 的睡眠,加上长途的实习commute,我养成了随时都能睡着的习惯。在bus上,在subway上,甚至在校园饭堂里等餐的时候,我都能睡着。


当我去香港的时候,一共有5个人说要和我一起申请美国,当我11月提交完申请后,发现其他的人选择了 放弃。就这样,从8月29日到12月11日,没有在香港读完学位的我实现了巨大的跳跃。也许,这个跳跃并不全是四个月的努力,更多的,是来自过去的积累, 过去那些不被承认的卑微的积累,在某个时刻,它就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当我和教授说,我在大三的时候,就可以去教在职的MBA,承担着让很多当时是博士的 人吓得脚软的全天不间断课堂翻译加课后辅导,当我和教授说,在我大二的时候,我就作为最小的学生去给亚欧的财政做翻译,在有两个学位的情况下还能英语专业 功课都是90多分,当我和教授说,我为了我当年的普林的文学梦,曾一个人在有翻译艰巨的工作下天天只睡三个小时考了一个很高的GRE分数,当我和教授说, 我每周都要commute很远的路跑去实习,我能把你教课的教材内容告诉你,虽然我没有学过,我就呆在纽约了,开学前我可以一直旁听,我学东西很快,我看 到的,是教授眼里激动的神情。You are quite competitive! 这是一个多小时面试后他亲口告诉我的,12月13号那天,其实我就知道,我一定能被哥大录取了。Resilience 这个词,在弹跳起来的瞬间,是多么的沉重。


因为老公在纽约,所以我只能申请纽约的学校,当时的选择有三所 NYU,CU 和CUNY。
第一所,是Gossip Girl 里拍摄的学校,连美国本土的学生都非常喜欢申请。但是,一次次询问,得到的是几乎不可能给International Student 半毛钱的消息。于是,我放弃了。


第三所,是一所排名在200名后所谓的烂校。但是它是纽约的地头蛇,传说是纽约中穷人的哈佛,从里面毕业的人就业率很高。但是,当我看到它家不仅排名低,而且对国际学生吝啬且区分对待时,我也放弃了。


整个申请,别人都是申请了10多所学校,我只申请了哥大这一所,我的心里只有哥大。老公说如果哥大不 要我,那我就和他一起去普林住,然后来年再申请。我抓住每个机会在祈祷,当我睫毛掉的时候,我抓住它,心里默念,让我去哥大吧(据说从掉下来的睫毛如果你 对它许愿它会帮你实现)。当我去基督教做礼拜的时候,我对主说,求你保佑我去哥大吧。每个旭日刚从海边升起的早上,我对太阳说,你保佑我去哥大吧(因为狮 子座的守护神是太阳),也许,主听到了我的呼唤,于是,他让我来到了哥大。


2月7号就要去实习了,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一段时间来沉淀自己的那些小情绪了。雨天,总希望阴 云密布是大雨来临前的终结,可是,雨滴无法控制自己下落的速度,铺天盖地的都是雨。你的手掌那么小,那么小,无从抵抗,无力回击,只是知道,天晴之后,我 们还是要摸爬滚打继续上路的。


写下(1)(2)(3)(4)后,我突然发现,我把自己描写的太过于英雄主义了,你知道的,语言总是 带有很多粉饰性。文字,情调,感官,触觉被压抑在短短1000多字里,扎在肉里,略过了很多想放弃的犹豫不决,I will never give up,天晓得这句话说出来时候,带有多少要give up 的怯懦和挣扎。略过了多少蔑视的眼神,嘲笑的言语,这几天,一遍又一遍听信乐团的《海阔天空》,五味陈杂。期间无数次涌起一个邪恶的念头,冲动地想联系一 些人,大声对他们说,“谢谢你当初看轻我,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如此讽刺我,可是今天我要告诉你,我已经站起来了,把你甩得远远的了,未来的我会一直很好,请 你看好了!!!”可是,他们又去了哪里了呢?我发现,过往的很多怒气,委屈,不舍,犹豫,随着我一再的更换博客,早就从我头脑里消失殆尽了,我和某人,某 某人,某人的某人也不再有关了。只是,不经意想起来,还是会很疼,就像刀,一刀,一刀又一刀划到你的心里,一下,两下,三下。。。但是,我相信自己总有一 天会全部忘记的,揪着不放和你不再相干的人,干什么呢?多少你觉得刻骨铭心的,早就刻着别人的骨铭着别人的心了;多少你觉得永远不会淡忘的,也在生活的打 磨下渐行渐远了。当时间,不再是残忍的利器,我想,我也就真正释然了,而现在握着我的手的人,才是需要我专心对待,生活一辈子的人。


既是总结,还是不要那么煽情。我把我能想到的一些因素一点点回忆起来,作为这次总结的完结篇吧。(虽然我还想写下去)


1.       永远要知道自己下一个时刻在干什么,能干什么。
从前在香港的时候,每次和男朋友撕心裂肺地吵架,我总是会绝望地说:“我真的不知道一年后我会在哪 里,变数那么大,人心说变就变。”其他的话我记不清了,只是记得他对我吼过的一句话,你今天之所以落到这个地步,就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一年后会在哪里。我 觉得我毕业后之所以荒废了那些年,就是因为我对未来没有全局的把握。生活,早就不在是小时候,只要按部就班的写作业,做卷子,就能考好,就能升学,就能买 新书包和新文具。老天是如此苛刻,你只不过稍微打了一个盹,几年就这样荒废过去了。


我记得以前kizenliang 在太傻说过一句话,记忆很深,他说:“大一的时候,我觉得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现在我觉得,只有有方向的努力,才会成功。”如果,我从大二就知道,自己并 不喜欢金融,就不会为了虚荣修了双学位(那个时候,修到国贸的双学位必须需要本学位学分绩至少88分以上才可以争取到名额),大学四年,花在微积分,线性 代数,宏观微观上时间不少,而不管我如何做陈文灯的数学,高数仅仅是70分。修了个双学位,除了给我带来外人看来很耀眼的资格,剩下的,就是考前鸡飞狗跳 的熬夜复习,平时四处奔波上很多课,学着自己并不擅长而且很痛苦的学科,成绩单上,只有将将能过的成绩而已。What if,我没有为了虚荣去修双学位,而把那些时间用来看大量的英美小说,诗歌,戏剧,西方文艺理论,每年几百本的看,我也许今天早就在普林的树林下看书了。 为了一个虚名荒废了大量的时间,放弃了本来可以实现的理想,拿着那张薄薄的成绩单,它们无不讽刺的对我说:“ 无用功,无用功,无用功。。。


所以,我想我最大的一个失败是,不知道长期(未来的2-3年)自己在哪里,能干什么。如果缺乏方向 性,我们就像刘瑜笔下的那块浮木,奴隶一般,随波逐流,毫无意志。我觉得只有把所有的力量用在一个点上,才能集中突破,alternatives太多,反 而不是什么好事。我申请美国的时候,老公切断了我所有的后路,我12月就离开了香港,很可能香港的硕士学位就拿不到了,我也没有去找工作,只是申请了哥 大。每次我想找后路,老公就吼我:“你已经没有任何时间可以耽误了!”于是,我只能重新振作起来,逼着自己去奋斗。一个女人,对她来说,最宝贵的永远是时 间,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如果青春这段时间你耽误了自己,往后要用多少年的奋斗才能原谅自己呢?


我申请联合国的实习,是因为它在下半个学期,要占用整个学期的时间用来在美国实习。中秋节申请那天, 我对我一个南开的校友说,如果联合国要了我,香港的学位我不要了。他非常吃惊,觉得我太过于冒险。他并不知道,我的心全在美国,香港只是我另一个无方向性 的无用功(事实证明,申请哥大时候我根本没有用到香港的经历)。有个朋友知道我的经历后,问我,真是后怕啊,What if,哥大和联合国同时据了我呢?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我的硬件虽然不错,但是绝对不是top0。2%,如果哥大把我拒了,那我就F2 来美国,在美国旁听哥大或者普林的课,跟着他们做无偿的volunteer,读大量的专业书,面对面死缠教授陶瓷,讲专业心得,把我的托福考地接近满分, 我把我能做的都做了,我想总有一天,教授会被我感动的,最后学校肯定还是会录取我的。我记得这样一句话,if you have nothing, 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那个时候的我,除了爱我的家人,朋友和我老公,就自身条件来说,就是have nothing。对我而言,去美国,就是我唯一的退路。生活,不就是个赌博吗?在我的青春散场之前,即便我输得精光,我还有时间可以去积累。怕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要对自己未来至少2年要有一个全局的计划,别告诉我计划赶不上变化。什么时候工作,考 GRE,出国,心里都要有一个清清楚楚的schedule,一个个deadline。缺少这个核心,planner 上的日常完成事项不过是花花绿绿的遮掩而已。问问自己,我做的整个长远的计划,是我真正想要的吗?是我真正喜欢的吗?我试着了解过它吗?这个2-3 年的计划,越早越好,最好从大一开始,就逼着自己逐渐在头脑里形成自己2-3后会在哪里的前景。我老公对我说,他在高一的时候,就清楚地知道自己高中要参 加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要靠竞赛保送北大,刚去北大的时候,他就知道他一毕业就要出国,在美国完成他的research,可是,这些对未来的把握,我是直到 10年下半年刚刚开始模糊形成,浪费了多少年!?来到美国后,我发现这个学术圈里的精英,都是对自己人生每一步该怎么走有一个很清楚的 calculation,他们在2年前,就能很清楚的预计到自己以后要去哪个学校,申请哪些实习,发几篇paper,如果,人生,也如数学一般要精准计 算,能避免多少无用功?


天啊,什么时候才能写完。。。我本来以为肯定能写完 FT!


待不待续完暂定吧,寒死我了,我太能捣鼓了。。。很多时候觉得我自己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啊。。。

PS,刚才一个PhD学姐对我说,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 Spend lots of time with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because you won't have much time for anything other than work and study next year.
我顿时感到一阵眼黑。。。
2月5日更新1:我之所以只在香港读了不到4个月的原因,除了因为我不喜欢不习惯香港的 master教育外,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我想尽快结束异国恋,结束那段每天撕心裂肺和老公吵架的日子。因为我呆的时间很短,除了在图书馆准备申请,其他的我 真的不清楚。所以,以后有关申请香港master的问题,我将不再回信。谢谢理解。另外,我没有说香港的授课型教育很差,只是它不适合走学术这条路。更多 的消息,我觉得最后问那些曾在香港呆过,读过书的人,不要轻信寄托港版上说的,我很负责的告诉你,很多信息都是片面的。

2月5日 更新2:关于一定要去美国的原因:
我转诉一个北大学长的话,也是我想说的,给同样想进学术圈的你(仅供参考):"有 个高中学长北大中文毕业,去了UC-Berkeley读博,搞东晋文学文化;当年我很幼稚地问他研究中文为什么要去美国,他笑得很惨淡。中国啊,出去混的 都大把大把的赚钱了,留下读博的都赤贫了,一个月给300块钱也好意思叫奖学金的。所以去美国啊,只要你优秀,奖学金大把大把的拿,就算不发财也饿不着 你,也不用出去打小工卖苦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啊……
其实我们比那些学金融、法律、医学的人要其低多了,不要你给我很多钱,有个安稳的生活就可以了。毕业几年同学聚会,不求像别人那样炫富,但也不能穷得像个 叫花子啊!这点要求国内都做不到,谁还留下?除非疯了。。。上外小语种的研究生几年硕博读下来没有几天待在学校的,全部出去做翻译赚钱了,真不知道研究怎 么搞的,论文怎么写的。。。哎~上中学的时候读安徒生《光荣的荆棘路》,就在想今天的这些人是不是还在走荆棘路。。。看起来至少很多国家还是布满荆棘 的。。。出来吧出来吧,别留着了,布拉赫不是说么?“处处都有天,我要什么别的东西呢?”——只要一个负责任的学校,一个负责任的导师,一个好的学术环 境,一座图书馆和一笔恰当的奖学金。足矣。'

------------------------------------------------------------------------------------------------
我突然意识到,马上要过年了。在今后的很多年里,春节于我来说,只能是大洋彼岸无穷无尽对家人的思念,耳际萦绕的,“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行” 背井离乡,就是留学的代价。


答应了朋友的很多要写的博文,却一直没有动笔。比如,那篇搁置的关于二三四外学习心得,因为我自己没 有做好,所以谈不上什么心得可言。心得,是一定要在真实的环境下有感而发,学习西班牙语的任务在二月份一定要全部完成,这是我给自己的承诺。又比如,发了 幸福学笔记1就再没有其他下文了,其实我之后又看了很多公开课,做了很多笔记,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事情开了一个头就不想有结尾。还比如,2011年我 的书架我的书,最近看了不少好书,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民主的细节》,统计学的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各种心理学的大众书籍。。。但是也没有整理。更要命的,还有我的申请总结,从25号到现在,拖了整整一个星期。


我不想为给谁谁或谁看而写,我只想说出我想说的话,也许不是那么成熟的观点。只是希望,这个博客最后 不会落得如同之前的博客,不高兴了就删文,换域名,关闭,发觉人的逃避其实就是一种丢弃。当那些和过去有关的神经元被幸福的糖分溶解,你知道,即便你努力 去回想,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个博客从10年6月到现在,已经8个月,希望,我能一直坚持下去,记录自己曾经走过的每一段路。


今天要谈的,是我香港的4个月不到的学习生涯。之前考虑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写,会不会又无意中伤害到谁或者谁弱小的心灵(鉴于我之前有些偏激的话,已经有人发信给我说了),但是想来,还是写。写之前,我想说,1. 我不是留学专家或者中介,我一个人的意见只是我的直观感受,还没有能力上升到点评的阶段,所以也不用太过在意 2. 我在香港不过4个月,而且由于自己的原因,不能很好地融入香港,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3. 请勿将这篇转载到太傻或者寄托港版,谢谢,同时,我能说的我会说,我不能公开说的请也别再刨根问底了。


我觉得我来香港,是个美丽的错误。香港是那么美,人们是那么善良,可是我去没有好好地去看她。


记得我当时加了一个香港的群(授课型硕士,自费那种),群里唧唧咋咋,A 学**管理的,说:“我刚交了材料没多久,就拿了offer 了(他们管自费的AD叫offer),六级还没有送呢”B 说:“我只有四级啊,六级还没有过呢,咋办?”然后过了几天,B在群里说她也有了offer。C 说群里有没有考GRE啊,D 说考那个天书玩意儿干嘛?那都不是人考的。于是,我退群了。


开学了,English News Writing,满怀希望,听到的只是非常terrible 的Asian English,真的很terrible。老师的港味口音很重,我一直都不习惯。期间,课堂上老师说了一句话,We will invite a veteran journalist to our class in the mid-term. 然后,周围就传开我们期中要来一个越南记者,于是,我沉默了。


课是在晚上上,part time 和full time 的学生一起上课。学生生源人大有两个,南开有三个,复旦有一个,北广有两个,其他的都是我没有听说过的学校(我很孤陋寡闻),整个班有80个人(full time 加 part time),每个专业背景的都有。新闻系需要6.5 的雅思就可以了(或者是6分,我忘记了),更多的系,是可以用四六级直接申请(理工科)。我发现,我和一些人交流起来不是那么开心。


再后来,发现英文的课也能用中文presentation,再后来,我发现我彻底想走了,我根本不能融入这里的环境。那个时候,是9月末,刚到申请联合国的时候。


有一天在饭堂里,问一个同样来自南开的学**管理的校友,你甘心吗?他抿着嘴,说,‘不甘心,真的不 甘心。要是有GRE,我干嘛来香港了。你知道吗,我发现我们学校在这里居然成了最好的学校。’我说,那你和我一起申请美国吧,我们不能再等了,岁月不饶人 啊。他说,好。后来他说他要好好背GRE单词了,10月份的时候,他告诉我他打算只复习IBT 申请加拿大,因为GRE没有时间准备了。11月份后,他和我说,要不我直接申请学校的Mhpil (两年制的研究型硕士,有research的),等到12月11号我从香港离开到纽约,他和我说,都来不及准备了,要不找工作吧。工作两三年再看看吧。


就这样,当时说要和我一起申请的一共有5个人,最后,只有我申请了。


如果我多留几个月,会不会改观,毕竟了解一个地方,就像了解一个人的秉性,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来到香港后,对美国的思念反而愈演愈烈。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得我非要去美国,非要读top 10 的学校,非要拿到奖学金不可,可是在那之后,我觉得,我有且唯一有这一条路。其他的路,对我而言,就是死路一条。



下面一些是我对读以香港为跳板申请美国的一些思考,仅供参考吧。我个人认为,如果是想以香港为跳板去 美国,她看上去很美,其实不然。香港的授课型硕士是一年(其实上课的时间是从9月到12月,1月到5月,一共7个月,学费8-10万港币一年,一共8-9 门课,每门课1万多港币,每周一次课)。
1.       首先,不得不承认,语言问题是最大的障碍。如果想毕业之后直接去到美国,必须在读硕士的第一个学期完成申请,而如果之前你没有GRE,IBT 成绩,你必须在圣诞节前考完GT,弄完PS,陶瓷,而且你申请的时候,香港这边的成绩单还没有出来,根本不具备说服力。如果不是在第一个学期申请,那就要 等毕业后在弄这些,可是毕业后你又要工作(除非蹲在家里接着不工作专心申请),工作后的环境很难比你在学校期间更能弄好申请。所以,想以香港为背景毕业后 直接走人的,时间会紧得让人想尖叫。当然,如果你毕业后工作几年再申请,也是很好的选择。我说的那些是一定要尽快去美国的申请者而言的。

2.       第二,面试的时候,我和教授说,我不打算继续在香港读master了。教授说,他根本不看重一年制的master,更看重的是本科或者相关的工作或者research 经验(当然,只是面试我的教授,sample过小,仅供参考)。所以,从我面试的经验来看,本科的积累很重要,GPA,GT,research,相关实习,都是决定性的因素。专业GPA 的rank 很高的话(前三吧),是非常有优势的,所以专业的GPA 一定要单独拿出来,整理成excel 文档做成explanation。

3.       就申请美国来说,本土face-to-face的面试对申请有很大的作用。Face-to-face的面试,一般情况下,有参与直接录取你的教授,还有马 上要毕业的phd学生一起,3-4个人,时间1个半小时,各种问题,专业非专业。考察的是绝对是你的英语实力和你能不能用英语来表达面临的问题。非常 challenge,当时我边装镇定其实一直紧张得要上厕所。

4.       关于申请,你也许听说的是,1200的GRE 就够了,1100的不也照样走了吗,90多分的IBT就行了,过线就好了,3.3 的GPA 就凑合了。。。可是申请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申请者,和你申请同样一个学校的申请者,他们的GRE是1400+ IBT是105+,GPA 3.8+  这个时候,你就会非常没有底了。我只是想说,把握好申请的每一个环节,看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才是一个不留遗憾的申请。世界上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本来你努力就能得到的东西,因为自己的懈怠而失去了机会。


到此,我的申请总结就全部写完了。我不想再说什么煽情的话,只是我的家人们,朋友们,一路陪我走过来的人,这的对你们说声谢谢。你们懂的。


有几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想推荐大家看一下
1.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少有人走的路),我在爱问知识人的共享区下的电子书
2.        刘瑜《送你一颗子弹》,这是她留学多年的感想,很有质感的文字。


有一个演讲,看了不下30次,Steve Jobs 谈死前人生,是他在2005年Stanford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永远记得他说过的话,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这是链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5nVXmPVgZg/

有个关于申请的技术类型的帖子,我觉得写的很好,很有价值,原作者说了很多我想整理的关于申请要注意的事项,我就不再重复了。

这是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36683f0100ivjf.html



最后我想说对我老公说,很遗憾,在我最美的那些年,没有遇到你。只是希望,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能一起面对无数生活未知的因素。谢谢你,在我最难的时候,一直坚定地鼓励我,肯定我一定能走出来。


读书,录取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有面临能否毕业,能否找到faculty的教职,加上生儿育女的生活种种,只是,有了前些年的泪水堆积,当更大的失败来临,还是会哭,但是擦干眼泪再次上路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勇气,面对自己,面对生活。


-------------------------firstsha 写于2011年1月31日,纽约深夜2点。
如果你有梦想,就一定要捍卫它!
回应
1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声望
0
寄托币
34
注册时间
2011-9-17
精华
0
帖子
4
沙发
发表于 2011-9-17 11:45:25 |只看该作者
真情实感 很好很好 awesome!鼓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1
寄托币
695
注册时间
2011-2-8
精华
0
帖子
117
板凳
发表于 2011-10-6 08:54:22 |只看该作者
很感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51
寄托币
2392
注册时间
2009-12-5
精华
1
帖子
32
地板
发表于 2011-10-6 09:23:09 |只看该作者
Anything but mediocre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90
注册时间
2011-10-7
精华
0
帖子
4
5
发表于 2011-10-7 16:49:09 |只看该作者
顶,自己也要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254
注册时间
2010-12-30
精华
0
帖子
12
6
发表于 2011-10-23 01:02:29 |只看该作者
莎莎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1
寄托币
1031
注册时间
2007-12-23
精华
0
帖子
3
7
发表于 2011-10-23 02:13:35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虽然很感动,但我个人还是不太喜欢这种苦逼奋斗型。还是兴趣导向最重要,有兴趣了,就不会这么苦了。
You have a dream,you gotta protect it!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15
寄托币
91
注册时间
2010-5-3
精华
0
帖子
10
8
发表于 2011-10-23 03:29:07 |只看该作者
好长   先mark一下再仔细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83
注册时间
2013-8-25
精华
0
帖子
5
9
发表于 2014-6-19 21:38:30 |只看该作者
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19
寄托币
588
注册时间
2011-9-20
精华
0
帖子
112
10
发表于 2014-6-19 23:33:51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很震撼,楼主文采真好,对生活的感悟也很到位。。。

使用道具 举报

RE: 这个女孩儿的励志出国路,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理由。(下)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这个女孩儿的励志出国路,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理由。(下)
https://bbs.gter.net/thread-1301367-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关闭

站长推荐

寄托私房话 | 直播!法律系就业经验分享
揭秘留学律师回国能赚多少money? 6月6日晚19:30见!

查看 »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