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楼主: 加州Moonligh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媒与新闻] 传媒方向实践类专业解析+英语提高技巧+实习与工作─过来人的深度解析   [复制链接]

Rank: 5Rank: 5

声望
254
寄托币
1992
注册时间
2014-4-26
精华
3
帖子
218
151
发表于 2015-4-26 11:49:27 |只看该作者
haipei 发表于 2015-4-23 11:28
谢谢楼主的回复,我去过学校的career center,也跟那里的staff聊过,但是帮助不是很大,这可能更多是我自身 ...

对了,你还可以问问学校能否defer入学, 这样你可以去实践一下,回头如果还是想做新闻就再去读书。我有朋友去Duke读MBA, 上了一年就发现和想象有差距,然后就休学去创业了。后来看现实也不是那么好混的,就回去读书了。虽然是折腾了一顿,但起码心踏实了。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254
寄托币
1992
注册时间
2014-4-26
精华
3
帖子
218
152
发表于 2015-4-26 12:26:53 |只看该作者
Cynthia_Cheng 发表于 2015-4-23 21:01
嗯嗯! 谢谢月姐~  哈哈 再次感谢月姐帮我改那个wl求转正文书~! 月姐回帖里说到的high-tech公司我也是非 ...

你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读mccn还需要补充的知识;一个是是否还需要去,或者什么时候去读西北imc, online.

1. MCCN因为学的就是如何利用online community做marketing,而online community必须是有大量数据的,你的分析或strategy当然要基于这些数据。mccm自身的curriculum已经带了数据分析的课程了。如:
1)Social Media Analytic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 Marketing Success - 就是学analytics tools来做tracking和report.
2) Programming and Data Science for Social Media-会学编程和data science tools来做分析。

所以你并不需要再去外边学这些编程的课,而且我们不是学computer science或engineering的,我们对于这些分析的工具,是要学怎么利用它来做市场的分析,孤立的学是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的。

还有你本科是学广告的,已经有business的基础了,相信也肯定学过消费者行为学/心理学的课。同样的道理,你只需要学和市场甚至online community有关的那部分,没有必要去单独学个心理学。说实话,原来的marketing讲究消费者洞察,现在说social media marketing一定说的是engagement, 所以说这个“洞察”的意义已经变化了。

你要对这个program有信心,它的课程设置是非常全面和cutting-edge的。我建议你还是focus在program本身的课程上,练好英语,和业界多互动,很多技能其实是在工作中学的,而且entry-level的工作真的没那么复杂。西雅图工作机会也蛮多的,重心还是放在怎么能找到第一份实习,找工作也是看机遇的。而在美国,机遇就和你英语好不好,是不是爱和人打交道有关系。

2. 西北的那个真的看你了。我觉得你不用着急,先去了uw学习一阵再说,能不能有精力再学也是个问题。至于工作之后还值不值得就真的看你工作后的感受了。所以先不用急。
有梦终成真!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70
寄托币
214
注册时间
2015-2-22
精华
0
帖子
38
153
发表于 2015-4-26 21:34:22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defer问过,除了西北,哥大和纽约都不同意,哥大要求5月1日前回复,我这两天必需做决定。再次感谢楼主一直以来的帮助。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254
寄托币
1992
注册时间
2014-4-26
精华
3
帖子
218
154
发表于 2015-5-1 13:14: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加州Moonlight 于 2015-5-1 13:25 编辑

快乐的烦恼 - 多个录取你要如何抉择(三)


这篇上晚了,看见有网友在问,图实在是传不上来啊,上捂脸啦~
三、费用

(一)学费:学费这块学校都有准确的说明,有不懂的可以咨询学校,那里肯定是最权威的数据。现在就学校给出的费用类别简单说明:



  • Tuition: 每学分的费用乘以毕业需要修的总学分
  • Fees: 如注册费、Graduate school费等
  • 其他:医疗保险是必须要买的,学校说多少就是多少


(二)生活费:这点就真的看学校当地的消费水平,和自己的生活水平了。我在Communication program搜索神器中根据学校提供的信息及其地理位置估计了大概的、中等生活水平的生活费用大家可以参考,要想省钱还是有空间的,当然要想奢侈就更有空间了。下面就房租和交通两项大的支出给大家的预算提供些信息。

1. 房租

生活费中房租是最大的支出了。Zillow是美国人找房子常用的网站,我针对几所大家申请的热门学校,在Zillow上设置了学校附近的,价位在500-1000刀的搜索条件,大家可以参考下不同条件的房子对应的价位大概如何。你也可以进入链接,修改搜索条件,选择不同的价位和房屋类型。大家还可以去craigslist上找房子,就是美国的58同城。


方面大家理解,以下是网站的名词解释。
BEDS = BEDROOMS
House = 独栋别墅,里面有多个房间和卫生间,分房间对学生出租,可以选择独立房间也可选择两人share一个房间,是最经济的租房方式。特点就是人多,喜欢热闹的这就是优点,你可能和不同国家的人一起合租,练英语的机会就多了;喜欢安静的这就是缺点。
Apartment/Condon/Co-ops = 公寓。里面有一个或多个bedroom的,可以单独租或合租;只有一个大开间的,也就是除了厨房和卫生间,卧室和起居室都在一起的叫studio。
Townhome = 联排别墅。里面会有多个bedroom,也可以合租,但比多个bedroom的apartment要贵。

(此处应该有zillow上多个学校附近房源的截屏的,图片一直传不上来啊,对不住啦)

2. 交通


如果是为了对比offer,交通这块的费用意义其实并不大,因为车子的费用在不同地理位置不会有太大差异,顶多是不同城市的消费水准带来的,就像北上广和其他城市的对比。整体来说,同等车型,美国是要比中国便宜的。至于便宜的幅度因地区、车型会有不同,以我个人的不完全统计,会便宜20%左右。想查车的价格,到KellyBlue Book就能根据所在地区、车型等设定搜索条件。


在美国买二手车也是很普遍的事情,因为在这个处处讲信用的国度,车子的全部状况,包括事故、维修都会通过DMV(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和保险公司记录在案,到carfax.com上一查就一目了然。如果买二手车,开了很多公里的,就可以很便宜,几千美金的都有。当然,买了车子,保险也是一块支出,根据车型、新旧程度的不同又有差异。概括来说,全保的话,可以每年1000刀为预算。有的保险公司还有一些特殊的优惠,比方说为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提供折扣等等,买车的时候再详细了解就好了。


刚到美国的学生很少第一个学期就考虑买车,语言啊、学习啊、生活啊都还来不及适应呢。而且住学校附近买车的必要性也不大,学校停车位也不好找,买parking permit还要抽签,买个自行车在校园里晃荡反而方便。平时买个菜,可以蹭学长学姐的车啊,还当社交活动了,有木有?我一对好朋友就是两人在西北读PhD的时候搭车买菜认识的~


3. 在校收入


那除了这些费用支出,我们有机会赚点学费、贴补一下家用不?好消息是当然可以!坏消息是也赚不了多少。留学生不能在校外打工,但是校内工作,也就是on-campus job是可以的,比方说办公室、餐厅、图书馆等等。加州的最低时薪是8刀,所以这些工作就8到20多刀不等,但是每周不能超过20小时。


除了校内工作,学习期间还可能赚钱的就是实习了, 虽然不是所有的实习都有pay的。讲到实习就要说到CPT 这个概念,有点复杂,我尽量根据Communication专业的情况,讲得清楚一点。

CPT(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 ,顾名思义是让学生做实践训练的课程。有些理工科的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参加CPT, 即requiredCPT; 但是对于传媒专业,实习通常不是必须的,即non-requiredCPT. 下面说的即针对这种non-required CPT。


CPT是门课,但说到底是美国政府对国际学生要求的workauthorization. 前面不是说留学生是不允许在校外打工的嘛,但是有些专业和学生又的确需要去实践领域实习,所以移民局就研究出来了CPT和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OPT是毕业后的一种work authorization, 这篇文章讲的是录取选择的费用因素,只讲在校期间,所以先不提OPT.


CPT是通过学校的international office申请。申请时要已经保持F1学生签证的身份至少一个academic year。只要你选正常数量的课,即full-time enrollment,待了一个秋季一个春季就符合要求。申请时你必须已经有了公司给你的offer,上面说明你的工作内容、实习期限、和每周工作的小时数。这三点每个都很关键。


工作内容

因为CPT是假设你为了更好的学习本专业而且参加实践,所以offer里的工作内容一定要和本专业相关。说你本来是学新闻的,去实习当中文老师这肯定不行。


实习期限

如果你是秋季入学,待满一学年之后第一个能申请CPT的学期就是暑假了。根据不同学校的system, 暑假从5月到 9月会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是正儿八经好好做份实习的好时机。前面说了,CPT是个课程,所以你是需要去选这门课的。看学校的policy, 这个课占不占学分,占的话通常是1-2个学分,所以你还要交这个学分的学费,但是这个学分是算到你毕业需要修的总学分里的。不管你从哪个学期开始,实习的期限不能超过你的学校该学期结束的时间。如果你和公司都愿意延续到下个学期,你需要再重新申请一份CPT。


每周工作小时数

CPT分为full-time CPT(每周工作时限40小时)和part-time CPT(每周工作时限20小时)两种。夏天实习的好处是,你可以申请full-timeCPT。 每周40小时,也就是正常工作的小时数。春季或秋季学期就只能申请part-time了。为什么? 因为夏天这个学期,留学生不受选课的限制,不选课一样可以继续保持F1的身份。事实上,夏天的课也比较少,好多professor还有业界的人都去度假了,夏天也不开课。相比较的,如果你在春季或秋季选课,正常学生该选的课你是不能少的,也就是要full-time enrollment,所以实践或实习,只允许你以part-time的形式进行,也就只能申请part-time CPT,每周工作不能超过20小时。


一个例外是,如果是你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不管是春夏还是秋,你都可以申请full-time CPT。因为最后一个学期你可能只是把还剩的学分修完,或者写论文,所以可以不是full-time enrollment, 这时候你就可以申请full-time CPT. 申请CPT对毕业后使用OPT没有任何影响,除非你在读期间申请的full-time CPT超过12个月。但这个对于只读1-2年的master学生很罕见。


前面讲了,不是所有的实习都是有pay的,如果没有pay, 那学校会将其视为volunteer, 这样就不需要CPT。但如果是这种情况,你是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compensation的,比方说变相的交通补助等。那至于你能否找到愿意pay你的实习,而且pay多少,就看你的本事和谈价钱的能力了。说到这点,传媒类专业的工资确实不高,这点在大陆、台湾、美国、全世界都是这样。因为看着光鲜亮丽,想来的人多,竞争自然就大。我身边同学的实习比加州最低工资也多不了太多。毕业后的工资3000-5000美金一个月,比这略高的或者低的也都有。但工作个一两年差别就出来了。








有梦终成真!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254
寄托币
1992
注册时间
2014-4-26
精华
3
帖子
218
155
发表于 2015-5-1 13:21: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加州Moonlight 于 2015-5-1 13:23 编辑

烦恼 多个取你要如何抉择(四)



在评估了多个录取的排名、地理位置、就业机会、费用等因素后如何综合比较呢?


第一步,你给自己看重的因素设置一个0-1之间的权重。比方说,你认为排名很重要,占80%的比重,就可以设为0.8;费用的重要性在你看来是30%,就设为0.3;以此类推。我前面文章探讨的是排名、地理位置、就业机会、费用四个因素,如果有其他你认为重要的因素当然可以加上。

第二步,针对每个录取,给该学校在你上一步设定的各个因素上打分,分数可设定为1-10之间。比方说A校,排名5分;地理位置3分;就业4分;费用5分。

第三步,就是计算每个学校的综合得分,即用每个因素的权重乘以你打的分,然后将各因素的得分相加。如A校,排名5分,我设定的排名比重是80%,A校在排名上的最后得分就是5*0.8=4分;同样的方法计算A校在地里位置、就业等其他因素的得分,然后相加就是A校的最后得分。

第四步,算出所有学校的最后得分,你就可以综合比较了,得分最高的就是综合考虑最优的。


有梦终成真!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36
注册时间
2014-10-2
精华
0
帖子
13
156
发表于 2015-5-5 14:02: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好贴吖!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254
寄托币
1992
注册时间
2014-4-26
精华
3
帖子
218
157
发表于 2015-5-28 11:10:53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好的留学规划胜过申请本身?



“Result-oriented”的意思是以结果为导向,围绕要达到的结果(即目标),使行动的效果最大化。这是一种智慧的做事方法,也是学校老师、公司老板青睐的素质。Apply到留学上,就是说为留学所做的工作都应该以拿到录取为导向,进行规划、申请。



为完成老师或老板给的任务可以结果为导向,留学这种对人生发展重大影响的事,也以录取结果为导向会不会太狭隘呢?我认为,这不但不狭隘;相反,它会带给你自我成长的新境界。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美国高校、尤其是大家想去的名校的录取标准。美国学校招生要对以下五类人群负责。



学校:为学校找到能终身代表学校信条、精神的学生,最好有潜力成为high achiever,以后能给学校捐助做贡献的;


老师:为老师找到聪明的、有才华的、能协助同时也能challenge老师,帮助其完善理论的申请者;


同学:为其他同学找到优秀的、有才华的、多样背景、能贡献不同perspective的申请者;


校友:为其他校友提供有成就的、有价值的alumni network;


招聘企业:为招聘企业找到毕业时能够满足企业需求、胜任企业工作的申请者。



我们稍加总结,可以看出,有些是要申请者入学后马上就能贡献的,如为同学、老师;有些是你毕业时、毕业后、甚至终身来贡献的,如招聘企业、校友、学校。马上能贡献的,要求你现在就很牛;日后贡献的,是说你有潜力和目标,你要的是我能给的,来了之后我帮你进一步提升。



所以学校从申请者身上寻找的是:




第一、你够不够优秀?


第二、你和我们是否match?



先说优秀。优秀的标准是什么? 有良好的学术能力、专业素养、多才多艺、全面发展、执着、激情、有毅力、有团队精神、有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大家渴望拥有的素质,其实和我们普遍认为的优秀是一个标准。当然了,作为国际申请者,语言也必须达标。



具体有哪些衡量指标呢?


1.        GPA-最直接体现学术能力或学习能力的就是GPA。


2.        GRE-最权威的考核推理、分析性写作以及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的工具。


3.        专业素养-精通专业所长,有丰富的行业知识和见解,这些可以通过大学时的课题研究、毕业论文、或专为申请写的writing sample体现。


4.        实习-如果说前三者都是考察学术能力,实习就是考察在专业内的动手实践能力了。实习不能小觑。你选择做哪个方面的实习首先表明了你的兴趣;能被什么样的公司录用,已经说明了你的竞争力;做的好不好(通过推荐性佐证)又表现出你的能力和特质,虽然中国申请者的推荐信都会夸自己,但是具体夸哪方面,又是否有具体事件的佐证是区分你的特质的地方;在实习中的体会和提升就更是体现思考的成熟度和学习精神。


5.        课外活动-你参加了哪些校园活动/社会活动、扮演了什么角色无疑是对特长、全面发展、团队精神、领导能力、人际交往等“软”实力的体现。如果你还走出校园,去社会或别的国家参加比赛、做志愿者等就又给自己在跨文化沟通方面加了分,这点对于Communication专业的申请者是至关重要的。


6.        英语-语言是所有国际学生必须要过的关,对于Communication专业的学生就更加重要。和理工科等靠技术找工作的人不同,我们是靠理解文化、语言沟通这些我们和美国人比没有优势的东西吃饭的,所以英语是一切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传媒类的program对托福要求更高,很多还要求面试,甚至录取后也还要求你上语言课的原因。


7.        国际交换-作为交换生去学习的内容首先体现了你的兴趣;其次展现了用英语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如果能拿到国外老师的推荐信,那可是比中国推荐人更具有可信度的。如果学习期间,还能找机会去梦校visit, 参加活动啊(学校常年有针对申请者的交流活动),和program负责人聊聊啊,或者就简单的campus visit(也是学校对外常年开放,有学生讲解,通常官网上就有信息)不仅对你了解学校很重要,而且如果把这些信息写到文书里,表现出对所申学校的热情,那是相当给力的。



说完了优秀的标准,我们说说你和学校是否match。



美国学校录取学生讲究的是双向选择。你够优秀,但是学校也得能提供你要学的东西,有能力帮你实现毕业后的目标才行。这点不难理解,我是教传媒理论研究的,你要去新媒体技术,你再优秀我也不会录你。



学校的信息,大家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我和团队整理的“Communication program搜索神器”就提供了美国排名前100的学校、近300个program的学位、专业、简介 、录取要求、学费、联系人、链接等20余项信息。有了学校的信息,剩下的就是你要知道自己的定位和职业规划是什么了。



中国的教育不是以兴趣和内心所爱做导向,对一个大学生来说,明确的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并非易事。但是,在职场上有长足发展的都是那些早早找到了方向、执着追求的人。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对它来说都是逆风;而若你有梦想,全宇宙都会来帮你。既然已经决定做出国这件精力和财力都高投入的事情,那不值得你花时间找到自己心的方向,以及怎样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吗?



请记住,这里不是说让你把自己限定死,学新闻以后就只能做新闻了,日后根据新的情况你大可以做调整。只要你有这个观念,调整是有理所依,就能确保你的选择依然是明智的。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真的是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得出的规划,调整也只是微调,不会离最初的方向太远。



这个规划不是拍脑袋一下得出的,而是一个通过分析和实践去探索的过程。举个例子,假如你是学新闻的,学了之后发现特别着迷,你很热爱新闻的工作,符合你喜欢去调查、探索的个性,新闻也能利用你善于写作的特长,你打算在这个领域继续深造。恭喜你,你非常幸运!



有些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喜欢所学的新闻专业,但常常被各种形式的广告吸引,品牌的打造和信息传播的方式让自己为之着迷,而且自己天生就爱和人打交道,又富有创造性。那你就应该尝试更多的了解广告,听听这方面的课,读相关的书和文章,课外活动和实习也都去参与以下,看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能发挥特长。



这进一步了解的过程,就和“优秀的衡量标准”那里契合上了。没人指望你高中毕业就确定了职业方向。在美国上大学,有些是申请时就确定了专业,有些是可以上个一两年才确定专业的。但只要你付出行动,在积极的寻找这个方向,就已经证明了你思考的成熟度,招生官是非常欢迎的。



美国大学的录取是个非常人性化的过程,它不是只看成绩,而是评估综合背景。在这个综合背景之后寻找的就是有成熟思考、清晰规划、并且学术、实践、语言和综合能力都成绩斐然的佼佼者。



所以我说好的留学规划胜过一份好申请。如果你没有证明自己优秀和科学规划的故事和闪光的思考,申请时写文书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有了“真枪实弹”,文书无非是更好的把你的故事讲出来。如果你按录取的标准要求自己、成长自己,无论最后有没有拿到这次的录取,你都已经是这场“出国奋战”中最大的赢家了,不是吗?



不管你在出国申请的哪个阶段,都祝你在让自己变得“优秀”的过程中,找到职业和自我发展的方向!大家Good luck!






有梦终成真!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254
寄托币
1992
注册时间
2014-4-26
精华
3
帖子
218
158
发表于 2015-6-15 11:24: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加州Moonlight 于 2015-6-15 11:27 编辑

Ad/PR/IMC/Marketing in Digital Age



在之前的帖子中,我曾粗线条的介绍过Advertising 和Public Relations专业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给对此类专业不熟悉的同学一个基本概念。

广告公关是Communication方向里热门的申请专业。经过和大家一年多来的互动交流, 我发现大家对这类专业的理解还不十分与时具进。今天就详细讲讲这类专业的学习和就业形势,以及我们能利用的资源。申请的同学要看,拿到offer的同学更要看!

一、基本概念

为什么标题把Ad/PR/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IMC)/Marketing放在一起? 广告、公关其实就是营销的一部分。营销涵盖的范围更广,比方说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市场调研,视觉标识体系,Slogan, 渠道,定价等等等等。广告/公关说的是营销里将产品和服务通过媒体等渠道传播给公众/市场的那部分工作,算是Marketing communication。

而说到marketing communication, “整合营销传播”,即IMC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是时下的热门概念。如何理解这里的integrated?就是说,企业对外界关于品牌的传播是和谐一致、互相补充并借力的。

IMC就好比交响乐,advertising是小提琴,social media是钢琴,PR是单簧管,他们有各自的作用,但是又和谐统一,目的是服务于整个乐章。

二、行业趋势


既然Ad/PR/ IMC都是marketing communication, 而这种communication的主要渠道是通过media, 那media领域里digital media对传统媒体的颠覆是传播领域最disruptive的变化。Advertiser(投广告的企业,即广告主)的营销预算向digital media倾斜的趋势也“愈演愈烈”。所以当下营销领域最热的词是digital marketing。

对于digital media,还没有官方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以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的媒体。

也正是因为以digital media呈现的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日新月异:门户、搜索、电子商务、社会化媒体、游戏等等,digital marketing涵盖的内容也不断丰富。

Search Engine Marketing &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Display Marketing
Content Marketing
Social Media Marketing
Mobile Marketing
E-Commerce Marketing

现在,在美国做marketing,这些都是必须必须用的工具!每个类别下面都有concrete的内容要学。

比方说当你为品牌确定了目标人群和整体的strategy,以上哪类工具或工具的组合最能有效到达你的人群?在这类工具下,都有哪些channel可以选择?Campaign开展的过程中和之后,如何运用相应的分析工具监测效果?

以上说到的digital marketing的几大方向,如果你只是听说过并不了解其中的具体内容,那你需要很多的学习和实践。

申请的同学,如果在digital marketing方面有经历,在PS中讲讲自己是如何学习和实践的是很讨巧的。即便只是基础的工作,但如果能展现出你在这方面的意识和creativity也是非常加分的。

另外,Writing sample也是展示申请者在所申专业领域insight的一个加分机会。Writing sample并不限于学术论文,完全可以就一个小的topic (如Digital Advertising Interactivity, Advertising Strategies for Smart TV),抒发你的观点。

这个行业的大趋势是什么?Market player 有什么有趣的实践?突破是什么?机遇和挑战又是什么?这些行业观察既能体现你对申请领域的兴趣和关注,同时也能展示你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academic capability是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最看重的能力之一。

三、学习资源


现在到美国的高校学习Ad/PR/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IMC),digital media/digital marketing一定是最重要的话题。相关的理论、行业趋势一定会讲到,但至于具体的channel有什么、分析工具有哪些、如何运用就不一定会cover到。

举个例子,你打算给一个客户做digital marketing campaign。如何分析市场、如何定strategy,如何做plan, 都会讲到,但至于Google analytics里面的metrics都有哪些,You Tube上的audience development的方法如何运用、数据如何分析,graduate school级别的教育就很难讲到了。

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更注重的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重点是教你如何思考,不是教你使用技术性的工具。它培养的是未来的leader, 而不是一个匠人。如果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最后学到的只是如何使用工具,那这样的研究生教育是及其失败的。

那这些实际应用的技能在哪能学到呢?一个是自学,一个是在工作中学。

自学资源

1.        Google.  Google不断创新它给客户提供的产品,同时也提供相关的完善的training. Google Ads (Google AdWord, Google Adsense), Google Analytics(还有一个academy), You Tube,Google online marketing,  都有丰富的在线课程和resource。完成课程并通过考核还可以拿到相关certificate。

2.        专业领域的在线培训机构。这类机构提供diploma, certificate, 或只是online courses. 如:Digital Marketing Institute, Online Marketing Institute.


3.        在线课程:在线教育平台如Coursera, Udemy提供各个领域的在课程,搜索 “digital marketing”即可找到。

通过实习或digital marketing相关的project逼迫自己学习也许是最快的方式了。一些岗位也提供on-job training. 但是要拿到这样的job offer也需要已经有相关积累,才有竞争力。所以自学是基础,工作是学以致用。

很多传媒专业的同学会担心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的问题。的确,传媒方向不如理工科好找工作,但这是文科类专业的通病,Ad/PR/IMC已经算是商科类专业,介于理工科和文科之间了。再说,理工科也不是都好找工作,涉及到美国国家安全的或者现在不热门的专业一样不好找。

而且Ad/PR/IMC领域的digital marketing的发展大势,使数据分析这类中国人擅长的工作需求大涨,已经营造了相当好的大环境了,未来与big data更进一步的衔接又是必然趋势,给这方面专业的学生创造了新的机遇。

所以,如果你并不是技术背景,也没有兴趣将technical 的东西当作专业来学,真心没有必要大费周折转去读技术类的专业。事实上,技术类的专业对本科专业和prerequisite都有硬性要求,没有积累也不符合申请条件。

如果单纯为了在美国找到工作留下来,就更没有必要了。硅谷的码农们也不见得是多么优越的生活状态。所以还是那句话,看你在自己的领域是不是真心牛掰,因为终极的辉煌不属于平庸之流,而是卓越之士!找到擅长的领域,用心经营,持续积累,才有牛掰的可能!



有梦终成真!

举报

Rank: 2

声望
75
寄托币
195
注册时间
2014-12-24
精华
0
帖子
20
159
发表于 2015-6-15 15:22:21 |只看该作者
有收穫 謝謝樓主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50
寄托币
114
注册时间
2013-11-13
精华
0
帖子
37
160
发表于 2015-6-25 14:53:29 |只看该作者
很爱楼主!!!虽然我不是申请美国Grad school,恰好路过这个板块,但是认真的看了楼主的帖子觉得楼主真的是个有心人,把这么多有用的经验分享给大家!!BTW,我现在在电视台新闻领域工作,来这里充电感觉也是棒棒哒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50
寄托币
114
注册时间
2013-11-13
精华
0
帖子
37
161
发表于 2015-6-25 15:06:55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特别想请教楼主我最近的困惑。我是去年申请上了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学的传媒专业(本科学商务英语),但是去年因为一些事情,我放弃去留学。所以2014年我的大四实习,在家乡的省级电视台做实习记者,因为放弃读研,毕业后我回到那家电视台做社会新闻记者,直到今年年初我转到新媒体部门工作。目前工作有8个月。
我最近的困惑是特别想充电,但是不知道应该是跳槽去发达的北上广发达城市的媒体领域工作、积累经验,还是应该去HK读个研究生什么的。
楼主有什么建议么?
谢谢谢谢!!!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254
寄托币
1992
注册时间
2014-4-26
精华
3
帖子
218
162
发表于 2015-6-27 14:25:49 |只看该作者
paige313 发表于 2015-6-25 15:06
其实,我特别想请教楼主我最近的困惑。我是去年申请上了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学的传媒专业(本科学商务英语) ...

你想充电是什么原因?觉得专业知识不够还是经验不足?明确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举报

Rank: 4

声望
50
寄托币
808
注册时间
2013-10-4
精华
0
帖子
134
163
发表于 2015-6-28 21:18: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eterzhangabc 于 2017-3-27 15:55 编辑

谢谢!!!!!!!!!!!!!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50
寄托币
114
注册时间
2013-11-13
精华
0
帖子
37
164
发表于 2015-6-30 00:02:06 |只看该作者
加州Moonlight 发表于 2015-6-27 14:25
你想充电是什么原因?觉得专业知识不够还是经验不足?明确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指的是专业知识不够,虽然在工作中也可以积累经验,但是毕竟平台有限,我想通过读书的方式,汲取专业的知识,其实也为跳槽做准备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254
寄托币
1992
注册时间
2014-4-26
精华
3
帖子
218
165
发表于 2015-6-30 05:49:07 |只看该作者
paige313 发表于 2015-6-30 00:02
指的是专业知识不够,虽然在工作中也可以积累经验,但是毕竟平台有限,我想通过读书的方式,汲取专业的知 ...

既然是专业知识不够,那可以去读书。你本科学商务英语,如果想在传媒领域有长足的发展,应该弥补专业上的不足。

举报

RE: 传媒方向实践类专业解析+英语提高技巧+实习与工作─过来人的深度解析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传媒方向实践类专业解析+英语提高技巧+实习与工作─过来人的深度解析
https://bbs.gter.net/thread-1738489-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进群抱团
26fall申请群
微信扫码
小程序
寄托留学租房小程序
微信扫码
寄托Offer榜
微信扫码
公众号
寄托天下
微信扫码
服务号
寄托天下服务号
微信扫码
申请遇疑问可联系
寄托院校君
发帖
提问
报Offer
写总结
写面经
发起
投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