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260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 回报帖:iBT备考及考试经验 [复制链接]

Rank: 1

声望
0
寄托币
116
注册时间
2007-12-8
精华
1
帖子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17 21:42: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当我重新翻开新托福OG的封面,看到自己当初写在里页上的一句话不禁笑了出来。一开始了解IBT的时候,我在里页上愤愤写下“I B T, 唉…变态!”可见当初我对IBT也是充满愤怒和恐惧的。虽然自己英语基础不错,但是IBT这种对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考试,也让我觉得在一个月内很难拿下,无奈能报上名已经不错了,只有硬着头皮去准备。

      掐指一算,从考IBT到现在已经过去差不多两个月了,成绩也出来好久了,但是因为春节放假,好不容易有时间睡觉看电视逛街,所以一直没有坐下来总结总结自己的经验,心里却一直想着这件事。自己上寄托也有好长时间了,但是索取居多,几乎没啥贡献。从去年准备GRE到今年仓促准备IBT, 在寄托上得到大量的信息、资料,最重要的是信心。对许多朋友的无私奉献感到十分钦佩。在此我也把自己复习IBT的一些情况和经验总结一下,如果对大家中的一小部分人有帮助,那我也觉得很高兴了。

先报一下考前自己的基础:
去年6G,考了1300分,AW5,个人觉得不满意,所以今年已经报名重考了。因为我工作了,所以去年红宝书只匆匆背了一遍,但感觉对日后的IBT帮助巨大。今年准备IBT的时候,没有特别背单词,只是在寄托上下载了一个分类单词表看了两遍。

IBT成绩:
总分111,阅读30、听力28、口语24、写作29

复习时间:
1个月,因为有工作,大概每天晚上抽出2小时复习。

复习资料:
Delta和OG+在寄托上下载的一个分类词表

复习过程和经验:
阅读:
      我在复习的时候对阅读其实是比较担心的,因为去年考G的时候,阅读好多没有做完,当时总结的原因就是平时复习的时候没有掐时间来练习,导致自己做题速度偏慢。所以在IBT复习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对阅读时间的掌握。另外,时间关系,我只用了DELTA和OG两本复习资料,过后我觉得对大部分人来说应该足够了。我在复习前大概做了一个时间表;
1、在复习的前阶段先看OG's Introduction to IBT,静下心来细看一遍先对考试整体有一个大概了解,这个过程只需要很短时间;
2、开始做DELTA的阅读部分(严格掐时间)。因为我要上班,时间很碎,所以每天确保做一个单元。在考前一个星期,完成了1.10;
3、考前一个星期,每天做OG上的Reading Practice Sets,每天一个set,基本每个错1到2题;
4、考前的一天,我做了网上报名送的那套题,算是考前热身。
     我感觉IBT的阅读对于许多中国考生来说应该难度不是很大的,特别是考过G的人会觉得IBT阅读特简单。复习过程中,主要任务是熟悉题型,提高答题的熟练程度,克服对考试的心理障碍。我在备考过程中也看过很多经验帖,说真题要比DELTA题难多少,比OG题难多少,当时心理压力也挺大,考试后才发现是胡扯。阅读真题难度和OG题难度基本一致。因此大家不要背负太重的心理负担。对于阅读的几种题型,我觉得最后多选是难点,在复习的时候要认真做题,做完后多看几遍,分析分析。
     考试的时候要有遇上加试的心理准备,我就不幸遇到了,对体力是一个严峻的考研。如果遇上阅读加试,你做听力的时候,周围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口试声,这时候千万要沉住气,集中精神做自己的题。我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分散了精力,一是太吵,二是老想听听周围人在说什么,结果是得不偿失,有几个细节都没有听到。

听力:
     我觉得听力是比较难的一部分,一是文章长,二十涉及的题材比较广。但是只要是考试,充分的准备必然就会有效果。我准备时间虽然不多,但确保了在考前两个星期,每天都做题。每天下班别人走后,我就留在办公室做听力题,考前把两本资料的题都做完了。许多人都强调考IBT听力时笔记的重要性,我认为,笔记的确重要,但千万不要陷入一味求多求全的误区。我在一开始练习的时候,就老认为记得越多越好,后来发现并非如此。一是越想多记,漏听的信息就越多;二是好多记下来的信息点根本不是考点,有时候干脆不记反而做题更加游刃有余。听力考试主要还是要靠听,不是靠记。而笔记应该着重以下信息点:时间、日期、地名、事物特征、事物分类。人名我觉得是不用记的,主题也是不用记的,因为关乎主题的问题一般都很泛(如:他们在讨论什么?他为什么找他?......),靠回忆就行了。在练习的时候尽量形成自己习惯的笔记习惯。总之,原则就是:多听,少记。

口语:
      关于口语,教训多于经验。因为我自认为口语是强项,时间有不充分,所以几乎把时间都用在阅读和听力的复习上去了,对口语几乎没有怎么准备。考前的两天才看DELTA和OG上的introduction,发现题型挺多,而且涉及到listening,note-taking, paraphrasing等多种能力,而且还要求考生对时间有很好的把握。比如我考试倒数第二天那DELTA的第一种题型来练习,一开始感觉可以侃侃而谈,每个话题都能说出来,可后来一用表来算时间,才发现45秒其实只够说几句话。所以,口语练习的时候也一定要掐时间。但这里给大家一个宽心丸,就是考试时实际的准备时间其实是比规定的时间多个大概5秒的,因为屏幕上出来指示后,你已经可以看到问题,就可以准备了,而计时开始则是电脑把问题读完以后才正是开始。虽说如此,但练习的时候还是要严格按照时间。
     对于第一种题型回答要形成自己的套路,我自己的套路就是“给出自己答案+原因1+原因2”,再多的原因时间就不允许了。
     我记得考场上遇到的第二题是先读短文,再听一段对话,然后口语回答。这种题型我觉得难度一般,要记笔记,相对要详细一点。问题一般是问对话中某人的观点,而你在听的时候也基本可以听出来其中一人不断发表观点,另一个人只是陪衬作用。回答只需paraphrase出来那人的观点。我只能建议多练习咯,我就吃了没有练习的亏,至于经验和技巧,就参考其他人的吧。
     还有个题型好像是听两人对话,一般的模式是:A有问题,B给出1or2解决方案,问题为:A遇到什么问题,B建议怎么解决,你认为怎么样好。做这种题的时候也不要太急于记,而要首先听懂,记些关键词。平时练习的时候就可以形成一定的套路,比如:A’s problem/dilemma is that.......   B suggests that A should......or......  Personally speaking, I think A should.....Because......练习多了以后自然就熟悉了。
     还有个题型是听学术讲座,然后回答问题,我觉得这个难,当时考试的时候就有点语无伦次,虽然听明白了讲座,但是由于练习太少,在规定的时间里语言没有组织好。

写作:
      我认为提高Integrated Writing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听力和你的笔试是否清晰。我在复习阶段也觉得这种写作真够呛,但是练了几篇以后就摸着感觉了。听的时候注意speaker对于观点一个个有层次地阐述,记笔记的时候就注意做好次序符号。关于做笔记这个活,我觉得没什么标准,还是每个人要在练习的过程中自己形成自己的习惯。写文章的时候就要注意speaker和writer观点的异同,不能只顾写speaker的观点,把文章给忘了。多看看范文,看看别人是通过什么句型来联系speaker的观点和writer的观点的。
      Independent Writing就没啥说的了,因为以前考G练过作文,所以觉得这种作文挺简单的。我采用的结构是:论点(开头)+论据1+论据2+论据3+结尾。虽然现在说起来口气很轻松,但当时考试的时候也是有点小惊险的。我看完题目以后就开始敲键盘,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敲完了,回头看题目感觉对题目的理解有点偏差,有写作离题的嫌疑,于是在最后的1分钟拼命往每段话上加一句把论证的主题硬扯了回来,有惊无险。所以,建议大家看题的时候多琢磨几秒,弄清楚题目在写。再个就是尽量做到句型多元化,单词高级化,避免语法错误,用自己熟悉的单词和句式。因为现在大家都习惯用电脑,所以拼写能力普遍下降,考试前最好将自己写议论文常用的词多写几遍,记清楚了。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用,如果有用的话也算是大家对我的鼓励,以后和大家多多交流。我下星期就要考6G的作文了,今年再战GRE,希望能有新的突破。虽然准备考试的过程非常痛苦,要承受工作的压力,身体疾病的压力,父母不理解的压力,但是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不断拼搏么?如果每天过的日子都一样,那活20年和活30年50年有什么不一样呢?别人不理解我们“没事找事”“自找麻烦”的同时也无法体会到我们日后获得成功时的那种快感。
     各位,一起加油吧。
已有 1 人评分寄托币 收起 理由
lintelle + 20 谢谢分享

总评分: 寄托币 + 20   查看全部投币

回应
0

使用道具 举报

声望
289
寄托币
2342
注册时间
2007-4-30
精华
6
帖子
70

寄托与我 VISA版特殊贡献

沙发
发表于 2008-2-17 22:06:0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声望
0
寄托币
48
注册时间
2008-2-10
精华
0
帖子
0
板凳
发表于 2008-2-17 22:46:5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goal-getter 的帖子

嗯,很有同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声望
0
寄托币
90
注册时间
2007-10-11
精华
0
帖子
1
地板
发表于 2008-2-17 22:53:39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

使用道具 举报

RE: 回报帖:iBT备考及考试经验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回报帖:iBT备考及考试经验
https://bbs.gter.net/thread-802261-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