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三本书之外,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从网上得来的,正应了那句话:Contemporary society offers so many ways of learning that reading books is no longer very important.(issue155)。准备之初从ftp和水木上面下了接近300M的资料,后来整理了一下,去掉重复的也还有100多M,这里面90%以上的都没有看过,甚至在自己写issue提纲写到穷途末路的时候也没有想起来去看分类提纲,多亏有人提醒自己,给自己穿了一份分类提纲一看,那一堆文件里面都有,只是自己没有看到而已。
关于字数,字数永远不是重要的东西,当然首先必须承认的一点就是在表达同样的思想深度的要求下,非英语母语的人要比英语母语的人需要用更多的字数,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与其花时间去写一些模板式的废话顺便犯上一堆语法错误,不如踏踏实实的写一些干货出来,老外看一篇文章也就一两分钟的时间,其速度就像我们看小说一样眼光可以从中间竖着往下看。他先看你的结构,然后在你的结构下面找到那些和题目cogent的东西,对于废话肯定是跳过去的,我们看小说的时候不也是这样么,如果老外跳来跳去发现没有可以落点的地方,分数可想而知会有多高了。比如说一段的开头写First和In the fist place哪个好,虽然后者比前面多三个词,但是老外的眼光会直接跳到place后面的,即使扫过去,对于他而言没有从这里面得到任何比First更多的信息,因此从他的角度来看,这四个单词和那一个单词一样长。就好像我们的中文里面这样的开头:
第一, blablablabla....
从第一个角度而言,blablablabla...
这么看来,哪个效果会更好一点是显然的,况且多些的三个单词总是要花费时间,一篇小小的文章里面如果要是在三段连续出现三个从第一个角度而言,从第二个角度而言,从第三个角度而言,给人的感觉无疑会非常的诡异。
关于argu也是,如果在正文段和结尾段的最后都出现More evidence should be provided or there are many other alternatives而不去具体指明什么样的evidence和alternatives的话的,这些模板时的文字的作用无疑是非常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