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寄托天下
查看: 19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细雨中呼喊》 [复制链接]

Rank: 5Rank: 5

声望
0
寄托币
4767
注册时间
2002-1-11
精华
4
帖子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5-30 21:46: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转跋

凯迪网络--

                       《在细雨中呼喊》的能力  




闲人

  看《在细雨中呼喊》之前,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读过小说了,尤其是近现代的小说,更是读的少而又少。除了前段时间断断续续看过一点沈从文以外,也看了一点莫言和海岩,而看后两者导致的结果,则是更不想看近现代的中国小说。
  
  心事拥挤,有些小说,则看来看去都是浮华拥挤里的自言自语,拥挤加上浮华所堆砌出来的流行实在怆俗而且酸涩,很让人难以忍受。
  
  但是余华让我沉寂下来。先后看了两遍《在细雨中呼喊》,想了许多形容的字眼,还是无法准确表达看小说的感受。似乎是压抑,又似乎是高于压抑的什么,好象是悲哀,但又似乎是愤怒。“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那种及致的压抑在胸臆间低回,想呼喊又呼喊不出,象一个梦魇,逼近现实无比的生活,撕碎了遮盖着人生的许多幔布。他笔下的人间使人读后心灵都颤抖起来,颤抖而且隐隐做痛,远远不是一个“叹”字可以言尽。  
  
  小说的人物很简单,故事脉络也很清晰,余华以回忆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几代人的故事。故事也很简单,故事的主人公更非常简单:一家四代,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父母亲,三个儿子。但是这些简单的人,却远远不能用一个“简单”来形容,如果真要形容这些简单的话,就只有一个词:沉重。
  
  书中的人们都是农民,祖上是石匠,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但是不可避免地没落了。很穷,贫穷彰显了愚昧——祖父背着死了的父亲的尸体去当铺,妄想用“益母草”来当江湖医生,饿死了自己的母亲。他抓住了一个“曾经富有过”的女人做心灵支柱,一生都生活在她对富有生活的怀念里和对他的轻蔑里。老了的时候,因为怕被儿子炸开雷一样的气汹汹的声音骂,把小孙子当成是反对每顿只给他一碗饭吃的儿子的工具。父亲则在暴躁里度过他的一生,和大儿子一样钻进村里最淫荡的寡妇的被窝,临终经常跑去发妻坟上痛哭,他曾经唯一的盼望就是他的父亲早点死去,以少一个人吃他的饭,后来父亲死了他欢呼雀跃,但是还是流下了浑浊的泪水;还有,一心和城里孩子结交来撑自己门面的哥哥,整日拖着长鼻涕说话口齿不清最后莫名其妙被淹死的弟弟,以及那个做梦一样守护着死神和内裤的身体羸弱的养母,还有因妻子的羸弱有了婚外情,最后因被揭发想要炸死揭发者而自杀的养父……
  
  鲁迅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空虚,或者可以用来形容生命,只是这空虚如果一层层撕裂开来,往往是让人触目惊心、肝胆俱裂的真实。而我写这段话的时候,手指敲打着键盘,却分明感觉到手指上淋漓的血,仿佛在一层层剥着人生。剥着真实。
  
  因为真实,所以不得不承认一切仁义礼教,都是愚人的传闻。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往往有许多不可想象,太多不可依靠。而一切所谓真理和正义,撕开来,无非还是两个字:“名”,“利”,时代的名,时代的利,伟人的名,伟人的利,凡人的名,凡人的利,纠集成世间众生百态,痴嗔笑怨。一个个人,在命运的砧板上待价而沽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愚昧有非常强烈的悲剧味道。所以当看到书中的主人公被城里孩子打倒之后没有还手,窝囊透顶地走开的时候,忍不住为作者的笔叫绝——他没有伪饰出“志气”“热血”“自尊”等这些冠冕堂皇的品格,因为那些东西,是当时的主人公,乃至今天的许多社会的主人公,不依靠一定实力不敢表现的东西。  
  
  书中的人物,都格外真实。他们贫穷,因为贫穷,无法接受教育,所以愚昧,所以“更容易丧尽天良”,他们不会用某种文明、文化来要求自己的道德,所以他们兽性得很彻底。而比起上流社会温情脉脉的调情和暗渡城沧的苟且,他们的无耻表现的更为明显,因而反倒显出一点可被原谅的光明来。象那个每天晚上打开窗户等人来的风流寡妇,宣扬着要去和寡妇风流的“父亲”,和因为年轻冲动无法压抑欲望偷偷去和父亲“同事一妇”的“哥哥”。而贪婪则表现的更加无所遮掩,为了一碗饭而对祖父大骂不已的父亲,因为想得到城里孩子的青眼几乎不择手段的哥哥,在余华的书里,人性这种东西赤裸裸无处逃遁,生命的形式演化成完全的自然裸露的欲望,最本质的人性“哧啦“一声暴露在你面前,看者的感觉,真正是逃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因为你清楚地知道,那些丑恶都是最基本和最真实的。  
  
  余华的小说写的是一部分人的形态,凸显出的差不多是社会最底层的一类人的生活状态。但是正是这种最底层,借着余华丝毫不肯粉饰人生的笔再现出来,沉浮于苦海里的兽顶着“人”的名号,在生命的大浪中拼命挣扎——其实这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形态,不过有的人挣扎于外界,有的人挣扎于内心,而已。
  
  血淋淋的真实,其实远不比隐晦的压抑的真实更为残酷,血淋淋似乎是壮烈的,一瞬间的,定格为某种夸大为壮烈或者悲怆的情感,稍纵即逝,因其特异而不能长久;而那种煤气中毒一样嘶哑着喊叫、却发不出声音的感觉,才是最残酷的——你明明感受到,明明在遭受,可是你说不出,仿佛哑巴被捅了一刀在心脏上,他想呼救,他疼痛的想嚎叫,他需要被拯救被安慰,但是他一点、一丝、一毫的声音都发不出来……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丧失了呼喊的能力了。
  
  很多人都说这部《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真实心理写照,余华也在自传里写过类似的童年恐惧,和长久不能摆脱的孤独宿命感。或者,作家的心肺注定要异于常人,他曾经用他一贯的冷静与幽默这样述说:“写作会改变一个人,会将一个刚强的人变得眼泪汪汪,会将一个果断的人变得犹豫不决,会将一个勇敢的人变得胆小怕事,最后就是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一个作家”。
  
  不管写作将余华变成了什么,在脂粉和喧嚣里看一点细雨里的呼喊,的确有种扑面而来的清新和惊喜,但是,余华是个悲剧主义的作家,他的写作笼罩着虚空和死亡的阴影,多看了,不利养生。少看一点,正是混沌而麻木的庸碌人生里插进一把雪亮锋利的尖刀,恰好保持警醒,但不至于孤寒破败。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人类不可能超越自己的同类;也不能超越客观环境对他的影响;人文主义的极度‘孤寂’是不存在的。”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The cure for anything is salt water -- sweat, tears, or the sea.
回应
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声望
8
寄托币
18215
注册时间
2004-3-19
精华
10
帖子
16
沙发
发表于 2004-5-30 22:14:15 |只看该作者
余华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家。

使用道具 举报

RE: 《在细雨中呼喊》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在细雨中呼喊》
https://bbs.gter.net/thread-194836-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