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4-15
- 在线时间
- 530 小时
- 寄托币
- 1994
- 声望
- 387
- 注册时间
- 2013-3-10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364
- 精华
- 2
- 积分
- 1571
- UID
- 3418546
 
- 声望
- 387
- 寄托币
- 1994
- 注册时间
- 2013-3-10
- 精华
- 2
- 帖子
- 364
|
发表于 2013-3-12 02:18:49
|显示全部楼层
offer {{ index + 1 }}
申请学校: |
{{ item.schoolname }}
|
学位: |
{{ item.degree==4 ? item.degree_other :item.degree }}
|
专业: |
|
项目: |
|
申请结果: |
|
入学年份: |
|
入学学期: |
|
通知时间: |
|
使用哪种语言成绩: |
{{ s }}{{item.useperformance.length>i+1 ? '、':''}}
|
个人情况
TOEFL: |
|
Overall:{{ offeruser.toefl.total }}
R: {{ offeruser.toefl.reading }} /
L: {{ offeruser.toefl.listening }} /
S: {{ offeruser.toefl.speaking }} /
W: {{ offeruser.toefl.writing }}
|
IELTS: |
|
Overall:{{ offeruser.ielts.total }}
R: {{ offeruser.ielts.reading }} /
L: {{ offeruser.ielts.listening }} /
S: {{ offeruser.ielts.speaking }} /
W: {{ offeruser.ielts.writing }}
|
PTE A: |
|
Overall:{{ offeruser.ptea.total }}
R: {{ offeruser.ptea.reading }} /
L: {{ offeruser.ptea.listening }} /
S: {{ offeruser.ptea.speaking }} /
W: {{ offeruser.ptea.writing }}
|
GRE: |
|
Overall:{{ offeruser.gre.total }}
V: {{ offeruser.gre.verbal }} /
Q: {{ offeruser.gre.quantitative }} /
AW: {{ offeruser.gre.analyticalwriting }}
|
SUB: |
|
{{ offeruser.sub.total }} {{ offeruser.sub.profession }}
|
GMAT: |
|
Overall:{{ offeruser.gmat.total }}
Q: {{ offeruser.gmat.quantitative }} /
V: {{ offeruser.gmat.verbal }} /
|
LSAT: | |
多邻国: | |
本科学校档次: |
|
本科专业: |
|
本科成绩和算法、排名: |
|
研究生学校档次: |
|
研究生专业: | |
研究生成绩和算法、排名: | |
其他说明: | |
扫码进入小程序可关注最新发布offer!
给学弟学妹的留言
{{ info['message']}} |
本帖最后由 jagichik 于 2013-3-19 00:16 编辑
本来不打算报的,觉得专业在美国都太小,也帮不到大家什么。不过这几年学这个,看到相关论坛、豆瓣上还是不少国内朋友、同学对此领域感兴趣,加之本身论坛上文科申请的信息看上去就逊于理工商科不少,因此我想分享自己的这点经历,尽量写详细些,因为这些方面的一手资料在咱们国内不多;对大家应该还是有一点点帮助的,这也是我最大的希望了!
——————————————————————————————
专业介绍:近东研究(Near Eastern Studies)在美国一般属于近东研究系或者近东语言和文化系(也就是所谓NELC)。近东一般指奥斯曼时期以前的中东,和现代(狭义或广义)中东在地理上是一码事。主要下属的科目有:一、楔形文字研究(两河流域、苏美尔、阿卡德、赫梯、巴比伦、亚述;大众文化中最流行的就是汉谟拉比法典了,属于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18世纪左右,我国夏末商初;这个领域年代一般为公元前3000到公元前后),其中研究苏美尔、阿卡德的又称为亚述学(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这首老歌,讲的就是那段时间的事情,很多概念比较准确,基本就是围绕着:泥板、女神、宫殿、征战等等等等)二、西北闪米特研究:古代以色列、古代叙利亚阿拉姆人、乌加里特(此处常包含圣经旧约);三、相关语言学(Semitic Philology/linguistics);四、相关考古;五、古代波斯研究(居鲁士、大流士、薛西斯等著名人物)。基本是伊斯兰教前的中东;六、古埃及学。
一般近东系在某些学校也包括犹太研究和伊斯兰研究。前者从公元前后到现代犹太复国主义兴起之前,也包括现代意地绪或希伯来语文学;后者从古典阿拉伯到奥斯曼土耳其、南亚伊斯兰文明研究。
如果时代再往后,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中东研究了。中东研究国内已经有不少人在从事,北大国关就有几位老师,更不必说社科院。古代近东在我国还十分薄弱,东北师范大学有完备项目,但人员不多;北大几位老师;复旦有一位刚刚从美国回去的老师;四川大学有一位亚述学老师。
所以大家如果对古代西亚、中东、犹太学感兴趣,我都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信息,并且介绍一下有更直接经验的朋友给大家。
——————————————————————————————
一些具体背景和经验:本科为现代语言专业,曾有去所在国交换的经验;但始终感兴趣的是相对应的古代研究。圣经/古代近东这个专业最优秀的项目在德国、美国;英国和荷兰也有不错的师资,为了方便,大学几年一直按部就班准备美国申请。2010年大三开始联络教授,当时对博士申请有些误区,觉得和周围的理工科同学一样,应该直博,后来发现文科,特别是宗教、古代区域研究、圣经研究这些专业,的确鲜有本科直接进入直博的情况,原因有若干:第一、古代研究所需语言本科生往往缺乏训练(古代近东的一些语言、楔形文字等);第二、本专业中德语、法语阅读能力至关重要,不少学术作品都是这些语言写成的,当时我只有德语上过一年课;第三,美国很多神学院有圣经方面的学术研究硕士项目(MTS, M.Div., TH.M.),不限于神学和布道,教学水平不亚于世俗大学,也导致水涨船高,很多人都拥有1-3个硕士学位之后才申请。
这些因素也让我第一次申请不甚理想,9个博士项目只录取一个(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基本全奖但需要从第一年TA,公立大学资助少),另一个转为小奖硕士 (Brandeis),但硕士有三个录取,其中Harvard Divinity免学费并且有每年一万美元左右的资助。权衡之后觉得后者更理想,也给自己多一次机会。
补充一些这次总体申请情况:申请了哈佛、耶鲁、芝加哥、布朗、纽约、霍普金斯;
其中哈佛、布朗录取;
耶鲁:waitlist;
NYU:表示是重点考虑对象,但询问我如果哈佛录取会不会留在波士顿,我说是的,然后估计不会录我了。
芝加哥明确拒掉;
霍普金斯推论被拒;
硕士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几件事是:
第一、通过各种方法尽快考过德语、法语的阅读考试。德语法语在很多文科中都很重要,如哲学、古典学(希腊罗马)、中世纪、佛教研究、印度学、神学、亚述学、赫梯学、埃及学等,还有很多地方的历史、文化研究。主要原因就在于两地,特别是德国,学术水平过硬,底子厚,很多资料、文本都在德国。如果大家学这些专业并发现博士申请要求中有德语和法语的要求那么不妨在硕士(如果有条件,本科更好,越早越好)上课或自学,以便考过美国研究生院常有的“German/French reading exam”。内容为两三段德语法语文章,一小时内借助字典译为英语。听说读写只考读,当然其他的技能多多益善;
第二、古代语言尽快过关,尽量学到高级、中级水平,也就是三年或两年。我的领域主要为圣经语言(希伯来、阿拉米、希腊)和其他闪族语(ugaritic)、美索不达米亚语言(阿卡德、苏美尔)。我在硕士过程中只学了一部分。但教训是,如果想学圣经,希腊语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当时只有半年,这可能影响了我某些学校的申请。
第三、好好练习英文写作,文科申请writing sample十分重要。要在writing sample中显示自己能看懂第一、第二点中提到的语言,以原始文献或二手学术论文的方式;
第四、扩展阅读。如果大家是国内历史系、哲学系(特别是西方史哲)出身,应该不必担心太多;如果是我这种小语种出身,在理论基础上差国外的文科生会多一些(但语言基础比他们强,有利有弊)。鉴于大多数博士项目更注重本专业的训练,如果理论、广博不够,不会觉得影响录取,但以后的学习中显然要注意补充;
第五、个人陈述的重要性其他申请材料难以望其项背。但需要指出,很多小道消息表明,录取委员会先看的是推荐信,如果是他们熟人写的,内容又积极,那么你的机会就大了很多。然而,我们不要忘了,推荐信在国外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你请某大牛写的时候,人家对你的印象已定;而个人陈述是你最后可控的材料。大家一定要请人改,请人读,不管是谁,第一看人家能否读懂,第二看情感;国外有写作中心,要找里面的老师改;如果在国内,至少可以交给国外在读的同学让他们想办法找那帮人改。
第六、小项目,圈子窄,如果在国外读研,就尽量去见老师、参加学术会议,想申请哪儿就见谁。在与老师的谈话中就能感受到哪儿有戏哪儿没戏。这个过程也重要,让我体会到申请不是求抱大腿,而是结交对方,如我的研究生导师所说:如果他们对你没兴趣,其实反映的是你对他们也没兴趣。我觉得这是金玉良言。大家的心态,特别是文科申请人,要调整好。
第七、说到心态,我觉得要平衡。第一,选文科就是走一条越走越窄的路,在美国如此,若回国更如此,教职难找,其他方面的工作机会少之又少,所以必须热爱,有动力。学我这一科的不少是基督徒,而我不是,我的动力就是好奇心,和学习四五千年前两河流域文明时,对华夏文明、中国其他文明不断的反思、探求,这两年来,我对自己本身文化背景的看法有了很大变化;第二,申请这件事情上,我觉得文科很少有横扫一说,如果有,那自然是牛人,但多数时候,师生兴趣、气场的匹配决定了有人喜欢你,也有人无视你。申请十几个项目才中一两个的比比皆是。这东西没必要和别人比。
最后,我觉得一些数据可能对文科申请的同学有意义:
首先,很多文科项目,某个专业,每年不一定录取任何人,一定要提前跟教授询问;或许某个人退休了,这个项目就暂时消亡了;
其次,即便录取,每个系每年不会超过十个人。哈佛比较文学去年9个;宗教研究委员会去年招了9个;我所申请的近东系每年差不多九个,分为十几个专业,其中古代近东方向不超过三个。这在美国算大项目了。很多项目只招一个人。这再次要求大家心理平和,我想抱怨、担忧在所难免。
然后,申请人数一般每个项目(不论专业,因为不是每个专业都招生,他们会大排行,然后选合适的,或按照老师们近年来招生情况,连续无新生的可能就招多点)30-50人,选1-3个。或许比这个概率高一些。但无论如何,这和某些理工科项目700选30-50是两码事。当1000人的前100和10个人的绝对第一,状况迥异。
————
附录:选校
两年前第一次申请,采用us news从高到低全过滤加询问老师法。这种文科小专业,us news排名50以下的基本不是很可能开设,所以就是和前几名、常春藤死磕。
这次申请则按照更细化的兴趣,专选圣经和亚述学相结合的。
本领域水平较强的学校:
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哈佛(近东系),耶鲁(近东系),Brandeis U、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苏美尔、赫梯较强); 加州伯克利 (与GTU神学院联盟合作)、Jewish Theological Seminary(与哥伦比亚大学有渊源)、UCLA, Brown (古埃及更强); 后起之秀: NYU,德州奥斯汀 (为数不多在这个领域中扩张的学校,特别是NYU)
上次忘记说的:Notre Dame,第二圣殿时期;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圣经方面)
注:一、公立大学特别是加州的往往对外国学生十分吝啬;Brandeis犹太气息极浓,要确定自己可以忍受;
二、哈佛、宾大处在过渡期,存在老师退休现象;密歇根、耶鲁、芝加哥即将出现此问题,但芝加哥实力雄厚,补充可能相对较快;
三、单纯只搞圣经的话,杜克、Vanderbilt、Emory、波士顿学院、普林斯顿神学院(不是普林斯顿大学,不是princeton的divinity school而是处在princeton城的seminary)也很好;
四、新约研究和旧约、近东相差较大,选校也有较大差距,应该询问专业人士,我不懂;在我知道的范围内,可以考虑哈佛神学院/宗教委员会;耶鲁宗教系(但一般都招自己硕士生,耶鲁神学院可以生产很多,芝加哥也有这个习性);弗吉尼亚宗教系,南卫理公会大学(SMU)
先说到这。如果大家有细节问题,欢迎站内联系。
|
-
总评分: 寄托币 + 80
声望 + 25
查看全部评分
|